《荒野猎人》:人在自然前如此渺小

来源:北京日报
2016-03-31 15:00:00

  原标题:《荒野猎人》:人在自然前如此渺小

《荒野猎人》:人在自然前如此渺小

《荒野猎人》剧照

  如果不是演出冈萨雷斯的《荒野猎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知何时才会梦圆奥斯卡。现在看来,莱昂纳多与《荒野猎人》的作用是互相成全。冈萨雷斯采用了一种绝对原生态无限逼近真实的生猛态度,与莱昂纳多超强的自我牺牲、力求精准的劲头一拍而合,使《荒野猎人》成为两人各自作品序列中的又一部让人震撼的杰作。

  冈萨雷斯的上一部作品《鸟人》最让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长镜头的完美运用,以及对人物内心意识流巧妙的展现手法。《荒野猎人》有了新的突破,他放弃了原本一贯擅长的多线索叙事,而是将叙事极度简化。这是个简单的复仇故事,没有过多的复杂的情节设计,重点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被自然压迫,无比渺小而脆弱的人如何在强大的意志力的支撑下凤凰涅槃般重生,这其实是人类的主体精神被凸显出来的过程。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是自然参与叙事,自然成为构成这部电影真实性的基础。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原始丛林里,布满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象征着原始力量的土著部落与丛林融为一体,在电影的开始,与象征现代文明的皮草猎人交火,皮草猎人拿着先进的火枪却被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这种人与自然、不同文明的不对称的对比关系成为整部电影的基调。人类试图征服自然,自然以它的方式进行了还击。两大文明交战过后,导演特意对一片狼藉的战场进行了全景展示:燃烧的树木轰然倒下,镜头缓慢抬升,仿佛是自然袒露的伤口。接下来便是皮草猎人们仓皇奔逃,一方面是躲避土著人的追杀,另一面也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生死挣扎,莱昂纳多被熊咬伤便是人类与强大的自然力量对抗的一次结果。

  不像《荒野生存》那样严格遵循商业电影叙事法则的电影,在《荒野猎人》中自然的形象实际上是复杂的。自然是静穆无言的,它见证了所有故事的发生,包括谋杀,逃生,复仇,是所有故事的旁观者。冈萨雷斯和他的摄影师对电影的自然性带有一种偏执,几乎所有场景都追求自然光,能跨越半个地球去拍摄最合适的雪景,这样的创作过程就带有很强的传奇性。最后呈现的自然景观冷峻、奇伟,带有某种神秘,它不再是简单的空镜头,而是带有情绪性、暗示性。

  导演对待自然的态度,还与他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反思融在一起。和凶险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人胆寒的却是人类自己。贪婪的现代军队对原始土著部落的屠杀、毁灭,通过莱昂纳多的意识流回放出来,让人质疑现代文明乃至人类理性的正确性。莱昂纳多的儿子被自己的同伙所谋杀,他自己在重伤期间被同伴抛弃,人类远比自然更可怕。

  我反对用“人战胜自然”来表达这部电影的主题。因为自然无法战胜,自然无处不在,充满力量。莱昂纳多能够生存下来,是由于他对大自然的敬意。电影里有一个镜头非常温暖而意味深长:他被土著人救下,两人安静地坐靠在一起,此时下雪了,莱昂纳多学着土著人的样子伸出舌头舔舐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这是电影中唯一一幕几种力量和谐共处的情景。这一幕过后,土著便被猎人们杀害,世界再次露出残酷真相。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在充满原始野性的自然景观背后,是一种极为朴素的价值观,善恶比较分明,好像自然有四季变更,人类也有因果循环。莱昂纳多的儿子被杀,他便不顾一切地要复仇;土著人救了他,他又救了土著女孩。在电影的结尾,他选择将杀害他儿子的仇人交给了土著人处置,就像是一个圆环一样,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坏到底,没有留下灰色性格人物,就像电影的画面风格一样粗粝硬朗,两者的契合度很高。电影好像阐述一个道理:大雪过后,所有的罪恶看似会被覆盖,但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洁白。

  胡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