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投资人立志:用3年时间进亚冠 甚至中超夺冠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4-01 13:52:04

  中国男足如愿挺进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整个中国足坛备受鼓舞,所有与中国足球相关的产业、投资者皆可受益……3月31日,辽足投资人、宏运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宝军在沈阳奥体中心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宏运队4月2日回沈首战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辽足将以沈阳为根基、以奥体为起点,立志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进亚冠,甚至中超夺冠,为辽宁振兴当先锋、鼓干劲。

  扎根沈阳

  辽足哪也不去了

  记者:球队回沈首战,您作为投资人有何期待?

  王宝军:我已经感受到了沈阳这座城市对足球的热情。据俱乐部统计,4月2日奥体中心的现场观众能达到5万人。俱乐部正在为打造“魔鬼主场”造势,将给现场观众配送一件球迷T恤,届时奥体中心将呈现“满场红”的火爆氛围。为回报辽沈球迷及父老乡亲,球队将奋勇拼搏,用一场漂亮的胜利来回报大家。

  记者:时隔两年重返沈阳,您之前是否预料到沈阳这座城市会给予辽足如此热情的支持?

  王宝军:从我们决定回归的那一刻起,沈阳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即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与帮助,这种支持与帮助体现在方方面面,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回归的温暖。

  记者:为什么选择沈阳?

  王宝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指出,鼓励职业足球依托城市发展。这次回归沈阳,我们的想法也是要选一个适合我们长远发展的城市,借此稳步推进百年俱乐部建设。另一方面,沈阳市正在打造“足球之都”,也需要顶级职业联赛球队增色。在实现共赢的前提下,我们将扎根沈阳。

  三年左右

  辽足也要打进亚冠联赛

  记者:扎根沈阳,您对球队的未来发展有何规划?

  王宝军:运营一支职业俱乐部,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一线队的比赛成绩。过去10年,辽足的定位更多局限于保持在中超这个平台,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我们也没有设定更高的目标。现在,球队重返沈阳,中国足球环境又这么好,这些都促使我们需要重新设定辽足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在这个方向已经有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进亚冠,甚至中超夺冠。

  记者:如何确保球队完成这一目标?球队目前的现状是,一无国脚、二无大牌外援。

  王宝军:国足这次打进12强赛,很振奋人心。说到国脚,辽足曾经国脚辈出,很遗憾,因为各种原因,球队现在没有国脚,但这是暂时的。在我们的三年规划里,年轻球员成长、成熟后,肯定会涌现出新国脚,我们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说到大牌外援,辽足肯定也要引进,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我想说的是,球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进亚冠,甚至中超夺冠,肯定需要大牌外援及国脚助阵。

  记者:2011赛季,宏运队曾以中超第三名的身份打入亚冠,但最终为何放弃?

  王宝军:角逐亚冠,代表着中超、代表着中国,但当时我们尚不具备征战亚冠的实力。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最终务实地放弃了亚冠资格。

  记者:俱乐部今年在青训方面投入很大,您在这方面有何设想与规划?

  王宝军:辽足的未来在于青训。经过多方考察,我们聘请了3位葡萄牙青训教练,结合我们本土教练,建立了一套辽足的青训体系,依据这个体系来源源不断地培养辽足的后备军。

  坚持了10年

  辽足接着再坚持

  记者:接手辽足10年来,您经历了足坛“扫赌打黑”,经历了中国足球的低谷,在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下,您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王宝军:宏运集团2006年接手辽足,主要出于本土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当时辽足的股权在外省,需要回归,而且球队也面临着降级的危险。临危受命,其间也经历了很多坎坷,比如2008赛季球队降级。最近几年,中超投入逐步加大,俱乐部的投入与运营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你问我靠什么坚持了10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源于责任与使命。

  记者:现在中国足球形势好了,您对辽足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王宝军:我们现在更坚定了把辽足搞上去、把辽宁足球搞上去的决心。今年集团成立了文体产业集团,也是想依托辽足俱乐部这个平台发展足球产业、体育产业,依靠产业上的运营实现收支平衡。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打造中国第一家能够自负盈亏的百年职业俱乐部。

  记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一年多了,作为从业10年的足球俱乐部投资人,您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王宝军:足球改革,并非足球、体育的改革,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辽宁当前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阶段,需要团结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众基础广泛、影响大的职业体育,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比如日前辽宁男篮征战CBA总决赛,就起到了这一作用,辽宁人的家乡自豪感空前高涨。辽足要向辽篮学习,为辽宁振兴助力,携手全省人民走上振兴之路。

  沈阳奥体球员替补席座椅已全部更换为仿欧洲联赛的真皮座椅。图为辽足投资人王宝军(左)到奥体“踩场”。 □本报记者/朱才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