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奥斯卡年度最佳为何成了年度最“惨”

来源:文汇报
2016-04-07 09:14:00

  正在热映中的 《荒野猎人》,使我们得以在大银幕上一睹奥斯卡新影帝的演技。在影迷欢庆迪卡普里奥“申奥成功”的余韵中,一些批评的声音渐成气候。

  更多的微词不是针对迪卡普里奥的演技,而是电影艺术学院、好莱坞多少年不变的,实质为保守的评判标准。在 《对话比利·怀尔德》 一书中,这位曾21次入围奥斯卡,好莱坞里程碑式的睿智导演,曾尖锐地指摘过好莱坞的评选标准。在与电影人卡梅伦·克罗的对谈中,怀尔德吐槽评选表演奖的所谓眼光,他说:“那些评委眼光愚蠢,他们从不去注意那些一直勤奋工作的人,那些演得举重若轻的人从来就得不到奥斯卡的青睐,似乎只有演疯子瘸子或傻子才是好演技。”怀尔德还顺道嘲讽了达斯汀·霍夫曼的得奖,“对他之前的一些表现,奥斯卡视而不见,直到他在 《雨人》 中一出演智商有问题的人,便一举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对话比利·怀尔德》 英文版出版的时候,比利·怀尔德还在世,那时他年纪大了但思维十分明晰。他指出的现象,却从他的时代延续至今。虽然好莱坞从业者们向来极力否认奥斯卡有规律,但年度最佳与年度最“惨”划上等号,似乎已是多年延续下来不争的事实,“小李子”不过是其中最典型的一“枚”。有关数据显示,奥斯卡历史上近80位影帝,其中就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是凭借出演智障、自闭症、精神分裂或濒临精神分裂的角色拿到影帝的。这充分暴露了奥斯卡对于“自虐”型演技的青睐。影后就更惨了,自从1951年费雯丽凭借在 《欲望号街车》 中饰演濒临精神分裂的白兰琪当上影后之后,奥斯卡就特别偏爱美女自毁,评委的取向是那些对自 己狠、乐意自毁形象的漂亮姑娘。近十年,从查理兹·塞隆到詹妮弗·劳伦斯,一个个在扮丑装疯的路上走得更远。

  要加冕戏王之王就得比惨,要帅帅的、美美的把奖拿了,历史上除了奥黛丽·赫本似乎也没谁了。真不知道迪卡普里奥在 《荒野猎人》 中拼了老命的表演,还能被怎样的表演超越。他在荒野里与熊搏斗,身负重伤并被同伴活埋,他生吃活鱼,生吃牛肝,他全裸身体钻进血赤拉乌的马肚里取暖……比这更要命的,为了呈现在观众眼皮下真实无比的即视感,这些场景的拍摄多是一镜到底的。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电影艺术奖评的又不是谁最惨。对有人因此提出迪卡普里奥的成功,在于他一生为电影而付出的努力一说,抱歉,这实在是终身成就奖的评价标准,放在41岁的迪卡普里奥身上,实在是为时过早。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也接受并习惯了好莱坞的老一套,并将之拿来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殊不知,迪卡普里奥在“荒野搏命”之前,早就已经奉献了令人回味的表演。令人尴尬的是,评奖往往只是在为演技提供一条捷径或错误的参照系,好演员实在是不需要通过大幅度地改变自己的形象去赢得荣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