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唯有阳光才能刺穿阴影

作者:崔砚冬 来源:央广网
2016-04-18 09:12:00

  作者 崔砚冬

  别拿“山寨央企”当“财神爷”

  “李鬼”扮“李逵”被揪出来的故事,最近不少。不久前,清华大学领导被曝会见“山寨版”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就曾被舆论关注了一阵子。最近,又出现了比这个玩笑开得更大的山寨戏。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奇怪的“央企”。这家公司在官网上,宣称“注册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还多次接触地方政府和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去年底,一位已退休的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出任了党委书记。

  可是,尽管顶着“中”字头的名号,也有前面提到的这么多背书,却丝毫经不起媒体的推敲。《北京青年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并不在央企名单中,反倒是在“香港公司注册处”网站,能够查到和它名称完全吻合的公司,性质却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仍在注册中。

  面对媒体质疑,这家打着引号的央企回应说,公司属于“特管企业”,主管单位“无可奉告”。央企既然归国家直管,总该有个婆家,可这家央企一句“无可奉告”,更让人觉得可疑。

  当然,这家央企到底是不是“山寨货”,还需要权威部门来给出结论。不过最近这些年,确实有不少“山寨”企业、组织顶着“中”字头的名号,行骗全国,畅行无阻。这暴露出外界对“中”字头企业的特殊厚待和盲目迷信,是真实存在的。

  面对所谓“央企”的光顾甚至投资,一些地方难免会激动不已,争相把它们当做座上宾,看成“财神爷”。另外,监管的缺失更是给了“山寨”企业畅行无阻的通道。小崔期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调查,把“山寨货”拉到阳光下去晒晒,去伪存真,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爆炸质损车“洗白” 弄黑了法治精神

  爆炸受损车“洗白”后,摇身一变,成了“爆款”便宜车,这中间的猫腻也该接受阳光的检验。最近,河北的刘女士发现,她花62万元买的新车,竟是天津港爆炸现场的维修车,而商家事先并没有明确告诉她。记者追查还发现,另一类被判定为“事故质损车”的车辆本该严禁上市,却在以五折价格对外出售,修理厂能将车修复“如新”,甚至还能“走关系”上牌。

  要是没有躲在阴影中的利益,这些车子的最终归宿本该是回炉,可现在却成了对法治的嘲讽。

  小崔认为,唯有阳光才能刺穿阴影,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受损车的处理有没有规范流程?是否纳入行政监管的视野?相关监管部门有没有起到作用?在整个过程中,谁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其实,要想一追到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监管的阳光持久照耀进来。

  另外,小崔在这儿也给想“捡漏”的消费者说一句,按照墨菲定律,隐患迟早要成为风险,风险迟早要化为悲剧,千万不可侥幸。

  科技项目成“烂尾” 暗藏利益交换

  风险积攒过多,恐怕就该爆发了。广西一家民营企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获得国家科技扶持资金超过千万元,却“根本没任何监管,也无人追责。”事件曝光后,广西科技厅最近梳理发现,截至去年6月30号,烂尾的科技项目一共3100多个,涉及资助经费超过7亿元。

  新华社的文章说:大量科技项目“烂尾”的背后,暗藏诸多问题,甚至出现拿着项目找“官帽”的现象,一些项目暗藏利益交换。

  有业内人士曾经透露,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的分配特点是:碎片化。这样一来,没有关系的基本上拿不到项目,拿到项目的也无人追踪,研究成果是否造假,根本无人过问。层层剥开,你会发现,科技经费已经沦为一些政府官员寻租的资源,如何让科研经费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关键在于如何真正打破这一利益链条。

  小崔认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个科技项目是否能立项,该如何分配资金,不能光是政府说了算,还要接受专业人士和社会的监督。事前透明筛选,事中、事后严格监管,躲在利益阴影后的“口水成果”,自然也会在晾晒中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