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转型升级"战术"手册 最坏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作者:李淼 张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04-19 14:26:00

  原标题:“战术”手册:期刊转型升级必读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领域都有涨有落。我觉得我们在看到下滑的同时,也要看到成长。有些期刊停止了纸刊运营,但这种停止的另一面可能是一种再生,这是好事。”时尚集团董事长、《时尚》杂志创办人刘江在首届期刊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这番话,道出了很多期刊出版人的心声。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转型已成为期刊发展的主脉。那么,寻求“再生”的期刊业究竟该把目光投向何处?

  战术一:

  让纸上精品变线上爆款

  代表媒体:《时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时尚芭莎》在北海道为胡歌、霍建华拍摄的一组杂志封面写真,从2月开始刷爆了微信、微博以及各网站。其火爆的“吸睛”度为《时尚芭莎》3月下杂志的销售进行了充分预热,杂志销售渠道开通10分钟即在网上销售了1万册。之后,36个小时,5万册全部卖光。

  对于这期爆款杂志的表现,刘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它的热卖并非偶然。这个封面选题不仅调动了《时尚芭莎》的精锐部队赴北海道进行拍摄,在渠道传播上更是多点发力,不停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制造话题,并将胡歌和霍建华两人的声音做成铃声,与时下正热的粉丝经济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内容的精耕细作加之传播的多样化,把纸上精品变成线上爆款——时尚集团不断从中尝到甜头。此前,《时尚先生》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也是在出版前利用“两微一端”形成了广泛且多渠道传播,仅在新浪微博中的评论就超过10万条,最终被乐视影业看中,高价买下其影视改编权。

  刘江坚信,好的内容一定有人愿意为其付费,但时代变了,生产方式也要变。“以前我们做月刊,现在要做‘日刊’,通过多渠道多介质提高内容的曝光率,对后续的N次传播及交互模式必须做出快速反应。”

  在刘江看来,媒体的本质是做内容。因此,做杂志仅仅是初心,还要通过图书、网站、移动客户端、影视、活动等各种产品形态和服务连接一切资源。

  目前,传统杂志广告收入占比已经从原来的90%以上下降到60%,而其他板块营收则在一路上升。其中,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收入上升最快;活动板块也做出了一定规模,一年超过150场,有效地将杂志和用户、时尚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连接在一起。

  “杂志只是一个载体,不能让载体限制了我们的作为,而应该把它作为载体之一去开拓新的空间。敢于下到海里,也许你不仅可以游泳还可以享受冲浪的乐趣,同时也能随时回到船上。”刘江说。

  战术二:

  让百万读者变百万用户

  代表媒体:《父母必读》

  最高峰时,《父母必读》的发行量超过了100万份,如今,这个数字是其官方微信的粉丝数。“我们发布的一个论坛信息,几分钟内限额100名的票就被抢光了;我们做的一个评选活动,1个小时内就在微信平台推选成功。也许微信上我们的读者并不多,但这些人可能对我们的文章进行了评价,也可能通过我们的推荐购买了产品,在用户消费我们免费资讯的同时,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态圈——这就是从100万读者转变为100用户。”《父母必读》主编恽梅这样说道。

  恽梅表示:“去掉书名号是《父母必读》一直在探索的。一定要打破边界,重新定义自己,是否还叫杂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影响力、你的公信力还在不在,你服务公众的能力还在不在,这是我们要关注的。”

  如今的父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个性化培养,他们对教育的需求非常高,也很多元化。在育儿产业中,单个用户的贡献值非常大,而所涉及的增值服务也非常多,广告、电商、衍生产品等,整个产业的价值链相当长,这就为垂直的专业化媒体提供了赢利的可能。

  “这就是我们的巨大机遇。”恽梅表示,《父母必读》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基于育儿产业的育儿媒体,回归用户价值,嫁接不同平台做延伸。

  在“书名号”之外,近几年,《父母必读》尝试将自己的核心内容资源变成系列育儿图书、育儿客户端、育儿微博微信、电子书等新媒体矩阵,以及育儿讲坛、工作坊、音乐会等品牌活动……基于“父母必读”的特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以我们的专业性和行业整合能力研发产品做智库,通过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不同形态做碎片化内容的微库。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从服务读者到服务用户,从内容产品到知识产权(IP)资源的转型,从而实现我们对育儿产业整个生态圈的布局。”

  恽梅透露,目前《父母必读》的赢利模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发行+广告。上述板块基本都实现了赢利,投入最大的新媒体板块也实现了收支平衡。“我们的微信广告需要预约;微商成为用户黏度很高的模式;客户端活动带动了其产品和资源,拉动了实体产品销售,比如音乐会的门票销售等。”

  战术三:

  把内容做成品牌炼成IP

  代表媒体:《三联生活周刊》

  要不要涨价?这是去年7月《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李鸿谷接任主编后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涨,在糟糕的行业形势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涨,也许意味着无法拿到回款。

  李鸿谷把“赌注”压在了前者,结果赢了,《三联》的订阅量有所下降,但实际收入是增加的。“有没有循着这条路去扩张,这才是核心问题。”李鸿谷将之理解为一种转型的姿态。“如果连扩张都不敢,转去新媒体,我不信能转型成功。”

  这之后,李鸿谷也想明白了《三联》转型的两个路径:一个是“+互联网”,实现内容的多平台生产;一个是“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塑造全新的品牌。

  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核心是能否构建一个以IP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关键是你的内容能不能品牌化,你的品牌又能否凝结成IP。有了IP,就可以在杂志、微信、活动、视频等多种平台去呈现,未来还可以将其进行售卖。”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品牌化,才能凝结为IP?李鸿谷认为,目前《三联》能够转化为产品,成为品牌的内容有3个,即教育、茶和年货。

  以茶为例,无论是之前做茶刊还是现在做春茶直播,《三联》要做的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有关茶的内容,而是一种标准、一个品牌——“什么是好茶”。“好茶的标准确立了,我们就有了权威性,就真正拥有了自己的IP和生存空间。”李鸿谷说。

  今年中产阶层预计将达到1亿人,由此将带来消费形态的两种变化,一种是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另一种是从功能性消费转向体验性消费。“如果说过去我们是用一本杂志倡导一种生活,那么,现在我们要用一个新媒体、一个互联网产品完成对生活方式的引导。”李鸿谷介绍,这个平台就是松果,就是《三联》基于转型思考推出的垂直化平台。那些《三联》曾报道过的“生活家们”在此与更多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互动,分享经验,他们的技能通过活动变成收入,更让《三联》借助平台发展实现了赢利。(李淼 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