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股票市场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作者:董少鹏 来源:证券日报
2016-04-27 10:27:01

  股票市场究竟是怎样的场所、应当承担哪些功能?它可以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什么作用?又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困扰中国股市参与者和决策者太久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特别是经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后,我们十分有必要对此做出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阐释。

  笔者认为,股票市场如同道路、桥梁、水源、电力等一样,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与银行体系、保险体系、债券市场等一起,构成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组合体”。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呵护股市、做强股市、监管股市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思维系统,一个前后一致的治理系统,而不存在所谓的“谈呵护就会放纵违规”、“谈做强就不讲规范”、“谈监管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思维和舆论怪圈。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都已经表明,股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牵引性的作用。股市既是投资市场、筹资市场,也是兼并重组的主战场,是国民资产的定价场所,是各市场主体财富管理的场所。在当今世界,股市的价值中枢、运行秩序是否稳定,股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已不单单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且是一国政治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这方面,欧洲美国的经验尤其突出。

  可以说,股市所承担的功能贯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环节,是现代国家必须要有的、十分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从功能设置、制度建设、监管执行、权益保护、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强基础性工作,一砖一瓦累积,久久为功,使股市建设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作为基础设施,股市建设要坚持稳定性、便利性、安全性、持续性四个方面的原则。

  股市的稳定性,首先表现为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其次是价值中枢的稳定性、一致性,这两个层面的稳定性决定着市场参与者预期的稳定性。因此,制度设计要以透明为第一原则,做到人人可监督、事事可稽查,尽最大可能压缩设租寻租空间、消除黑箱作业空间。

  在相对稳定的制度之下,在相对完善、有效的监管机制下,市场主体的价值投资理念就会更浓厚,市场价值中枢就可以相对稳定,暴涨暴跌的频次就可以处在可容忍的范畴。

  股市的便利性,既包括投资的便利性,也包括筹资的便利性,还包括兼并重组的便利性。就是说,要使股市的基本功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来。目前看,投资者参与股市的便利性已经具备,但大家对股市的稳定性不满意。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的便利性还有欠缺,但同时也存在少数企业滥用融资渠道的问题。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便利性较高,但流动性不足。

  股市的安全性,既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安全,也涉及市场整体安全,还涉及一国股市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安全。市场秩序稳定、监管有效是确保市场参与主体安全的基础;依法治市的程度、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备程度,是确保市场整体安全的基础;而一国股市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安全,则与国家利益博弈紧密相关。

  股市发展的持续性,是股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秩序相对稳定、投资相对理性、参与比较便利、风险总体可控,市场自然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推进改革的成本也会比较低。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高度重视股市发展的政策环境,向市场传递积极稳定的发展信号,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累积势能。对于注册制、战略新兴板、证金公司维稳、长线资金建设、证券法修改等问题,证监会等部门给予了务实和妥善的阐释。笔者认为,这样的阐释是十分必要的,是把股市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的表现。

  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些“学术怪论”。这些怪论不顾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渐进性、持续性,热衷搞耸人听闻,比如2001年出现的所谓“赌场论”。近期,这位赌场论的发明者再次发言称,中国股市“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监管路线,就是审批制”,还称中国股市“变成了一个寻租场”。笔者认为,他的说法是违背整体事实的,极其不负责任的。中国股市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存在制度短板是客观事实,有的制度需要完善也是事实。但是,把中国股市说成“赌场”、“寻租场”、“错误的监管路线”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是选择性失明,很不严肃。

  我们要夯实股市的制度基础,完善和强大我们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就要务实看待我国股市的成绩和不足,而不能搞“贴标签式的恶评”。从现在起,我们应当从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制度建设、整体安全的大局出发,把股市稳定发展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全面统筹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合民心民力,使股市制度建设符合国情,提高人民福祉。董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