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做好“加减乘除”精准发力供给侧改革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4-28 06:31:58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根据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所作的部署,今年该市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好“加减乘除”法,把脉痛点、定位路径、明确前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航空动力、生物医药、家纺服装、山地旅游、都市农业等六大产业集群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今年彭州将力争实现“四个百亿工程”奋斗目标:招商引资项目协议资金突破10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突破100亿元,工业投资突破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所有这些,都指向培育壮大新动能,发展具有绿色特征的新经济。

  这与彭州“十三五”发展目标高度吻合。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天府金彭”,将用5年时间,努力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北部门户和区域中心城市。

  如果用3张名片概括彭州的未来,那就是生态名城、产业强市、幸福彭州。

  □张战国 黄吉书/文 郑杰/图

  深化“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常态化

  “六山一水三分坝”,凭借独特的自然格局,彭州风光旖旎、生态优美。去年,彭州荣获“2015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市”称号,为收官“十二五”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使彭州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为,更显“壮士断腕”“大刀阔斧”。

  整体退出煤炭行业,淘汰石灰窑,放弃砂石开采行业,近年来彭州累计关闭污染型、资源型、高耗能企业近600户,尤以联邦制药的关闭最为撼动人心。

  该企业是当地重要的税源型企业。以2012年数据为例,该企业产值达10.68亿元,上缴税收7400万元,在彭州13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名列第四。

  尽管如此,企业生产过程中散发出的青霉素“怪味”,令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群众苦不堪言。随着城市化提速,低端产业与城市不相容的矛盾愈发凸显。

  回应群众关切,彭州下定决心关闭企业,为此耗资近10亿元。

  彭州决策者认为,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彭州正处于由粗放向集约、由简单承接向集群创新转变的阶段,必须确立“淘汰落后、提升低端、突破高端”的思路,坚持三产联动、创新驱动、集群带动的高端高效发展方向。

  “努力让彭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花更艳。”今年的彭州市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常态化。绿色转型观的确立,为彭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突破口。

  巧用“加减乘除”

  供给侧改革要“精准滴灌”

  开局“十三五”,彭州市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如何巧用“加减乘除”,精准施策,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

  解答这些“算术题”,当地要求至少在四个方面分析清楚:痛点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路径在哪里、前景怎么样?

  家纺服装产业是当地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仔细审视这一产业,其研发体系还不够健全,品牌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彭州正创新建立“淘宝村”营销联盟,扩大人气和商气,并加快建设成都第二家“时尚奥特莱斯”。随着完善研发体系提上日程,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家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指日可待。

  相关部门得出一个结论: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法因子”,能够推动新产业“几何式增长”。

  同样以家纺服装产业为例。目前,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已建成厂房169万平方米,在建8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9亿元。已引进家纺服装生产企业1150家,投产440家。弥补创新短板后,预计到2020年,家纺服装及其配套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300亿元,拉动就业10万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体现在着力解决行政审批程序多、审批时间长、群众意见大、执行效率低的问题。

  彭州整合25个部门的执法力量,在全国率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强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从源头上探索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

  而且,针对痛点,创新推出“一窗进出、一章办结”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审批部门之间实行“内循环”,推进“B2G”、“R2G”服务,建立联合审批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达到电子化、无纸化、智能化审批。

  彭州市委书记韩轶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巧用“加减乘除”法,制定的政策应避免“撒花椒面”,真正做到“精准滴灌”。

  六大工程引领“十三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010年3倍以上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彭州市领导15次带队外出招商,以引进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产业龙头带动性项目。

  实际上,“一三三六”发展战略的确立,全面开启了生态名城、产业强市、幸福彭州建设的新篇章。要做强主导产业实力,做活镇域特色经济,做严生态环境保护,做优城市文化品质,做实共创共建共享,做响政务服务品牌,彭州正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16年彭州正重点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集聚工程,推进转型升级强实力;二是实施引擎培育工程,推进创新发展增动能;三是实施极点打造工程,推进协调发展共繁荣;四是实施城市靓化工程,推进绿色发展铸品牌;五是实施项目攻坚工程,推进开放发展占高地;六是实施幸福普惠工程,推进共享发展暖民心。

  到2020年,彭州的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为此要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这需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坚持“强二兴三优一”,构建以现代工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特色,融合互动、紧密配套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

  到2020年,彭州的城镇化率目标是54.5%,土地规模经营利用率达到65%。彭州将高标准规划建设濛阳、丽春、通济3个小城市,推进一般场镇向特色镇转型,打造形成城市经济、都市农业、山地旅游三大经济组团。

  同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注重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支撑,加快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今后5年,PM2.5浓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5%、5%,森林覆盖率达46.5%以上。

  做优城市文化品质,广受群众热切期盼。彭州将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综合文明程度,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营造文化氛围、培育文化名人、创作文艺精品、创办文旅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树立文化品牌,初步建成城市文化发掘创新传播中心。

  面对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彭州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010年的3倍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5%。

  此外,政务服务也是彭州着力打造的城市品牌。彭州将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政民关系,打造吸引企业、科技、人才、人流、资金流的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