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众创空间发展应回归实践导向

作者:佚名 来源:新京报
2016-04-29 01:50:23

  ■ 来论

  围绕众创空间,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以实践对实践”的探讨乃至争议,那是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任何一个领域标准化,都是不断进行市场实践和总结、归纳的结果。

  依托于需求链的变化,创客和众创空间正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享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内众创空间也迅速发展起来。近日,优客工场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共同发布了《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对当前我国众创空间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分析。

  这一蓝皮书的发布,在业内引发了一定的讨论和争议。但这恰恰说明了众创空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拥有着广泛的市场活力和成长空间——如果一个市场模式已经既定、标准毫无争议,那么只能证明这个市场已经充分成熟,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没有人再会为纺织业的行业发展与模式而争论不休。

  众创空间显然不是这样的夕阳行业。如果以优客工场、无界空间、SOHO3Q、36氪、洪泰空间等一批知名联合办公空间为元点,众创空间在中国最多不过有两年的发展时间。在这两年中,关于众创空间的模式、路径、标准,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摸索,两年时间,尤其对于一个新兴领域而言,远远不到达成共识的时候。

  争吵不怕,争议、争论就更不怕,就像这一次发布的《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所引发的探讨和争论一样。但是,如何看待争论甚至质疑,却是事关整个众创空间领域未来的发展的问题。

  在最近两年中,优客工场、无界空间、SOHO3Q、36氪、洪泰空间等联合办公空间用市场实践的方式,将美国WEWORK为代表的共享办公模式,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众创空间在中国适宜、高效的发展路径。而细读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就可以发现,其主要内容,即是这一批创业者市场实践的归纳与总结。

  然而,目前业内对蓝皮书的争论、探讨甚至质疑的内容,多集中于理念、概念、模式等抽象层面。以这些形而上的抽象内容,质疑、指责乃至否定众创空间近两年来的市场实践,对于中国众创空间发展的未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围绕众创空间,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以实践对实践”的探讨乃至争议,那是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任何一个领域标准化,都是不断进行市场实践和总结、归纳的结果,这份蓝皮书,是第一代中国众创空间创业者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也正因如此,它必然有巨大的完善空间,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标准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必须从市场实践中来,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搬运与移植。

  □徐晓明(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