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减少“多余产品”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报
2016-04-29 08:34:03

  推进供给侧改革

  必须减少“多余产品”

  □ 徐 风

  产品分类是门学问。标准化的产品分类虽然科学,却纷繁复杂,如果按照是否可用分类,就包括基本不用的、可用可不用的、可用不好用的、万万不可用的等等,这其中很多都属于多余的产品。在检验某一产品是否多余方面,普通百姓是最权威的专家。

  不锈钢钢丝做的搅蛋器是具有西方特色的厨具。而在中国,既是餐具也是厨具的筷子,搅蛋就是其功能之一。笔者曾买过一件搅蛋器,但用起来不顺手,洗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最终忘却在角落里了。现在想来,和筷子的实用性相比,搅蛋器真是一件多余的产品。

  如果说搅蛋器比较廉价,那么相比之下,笔者购买的扫地机器人可谓“价值不菲”。由于有定位系统,它不会丢活儿,更不会怠工,而且没电之前会自动回到充电器上给自己充电。但使用前要把房间里容易吸进去的细小物品拾掇起来,把该清扫的地方腾出来。开始觉得很好玩,可用过几次就没兴趣了:总担心它会将遇到的袜子或包装袋什么的吸进去,所以还得一路照看着。有一次刚开始干活的时候它就报了警,原来是跑到墩布边上“吸”起墩布了。如今,这个价格不菲的扫地机器人已经闲置俩月,对笔者而言又成了一件多余的产品。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如搅蛋器、扫地机器人般多余的产品。当然,判断一件产品是否“多余”,有时候是见仁见智的事件,但总体来说,咱们身边确实充斥着很多“多余”产品。

  已经不用了的搅蛋器属于100%的多余产品,可用可不用的机器人吸尘器至少50%属于多余产品。从这个角度讲,研发这些产品的科技人员,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或多或少也都是“多余”的。除了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培养这些人员的教育投入,企业占用的场地、资金、设备等都应该考虑在内。机器人是朝阳产业不假,但其研发推广应该有更实际的方向和更实用的领域。

  除基本不用的、可用可不用的,多余的产品类别中还有可用而不好用的。和前两类多余的产品一样,这类产品质量未必不合格,但多属于低端产品。笔者家的一个炒勺就属于此类产品。由于勺把的材料耐高温性能不过关,只用了半年就烧焦了,也沦落为多余的产品:扔了可惜,不扔占地儿。需要强调的是,低端产品几乎对任何家庭都是多余的,不论贫富,不论城市乡村。

  多余的产品类别中最大的一类,则是万万不可用的,这就是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除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外,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会戕害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市场秩序,危及公共安全,影响国家形象。而多余的产品类别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类,就是产品未必低端,但是生产过程却很低端的产品。其主要问题是消耗的资源、能源过高,严重污染环境。

  事实上,多余的产品在生产甚至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多余的。当前大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断掉多余产品的产出。从国家层面而言,解决供给侧问题的重点在生产领域,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属于需求侧,但对于家庭而言,购买是供给侧,使用才是需求侧。如果以是否有用为标准,就可以厘清供给侧改革和普通百姓的关系:普通百姓并非坐享供给侧改革成果的旁观者。从这个角度讲,只有普通消费者尽量少买或不买多余的产品,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才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