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投贷联动试点将提升银行盈利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6-04-30 02:56:21

  名家连线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投贷联动试点的正式落地,是银行业综合经营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结合的创新。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日前银监会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投贷联动试点的正式落地,是银行业综合经营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相结合的创新。长期来看,商业银行深化综合经营乃大势所趋。

  连平指出,商业银行尝试投贷联动,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商业银行不得向股本性融资提供贷款。以往商业银行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时承担了很多风险,但是盈利却比较有限(只有单一的利息收入)。而后期这类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回报,商业银行是享受不到的。

  根据《指导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信贷投放”与本集团设定的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股权投资”组合的方式,通过相关制度安排,由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换言之,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进行财务投资,与这类企业一起成长并获得资本回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持轻资产高科技产业的积极性。

  但连平也表示,鉴于投资高科技领域属于高回报高风险业务,也是小众业务,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时会较为谨慎,需要深入甄别经营风险,不会盲目大规模投入。

  在试点阶段哪些领域将更受商业银行青睐?连平认为至少是四个领域:一是新兴制造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军工制造;二是节能环保行业;三是互联网相关领域;四是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新兴科技领域,如医疗健康,尤其是一些高质量消费品在技术创新方面会有很大空间,目前有能力享受高质量产品的人群需求很大,但是供给不足。

  连平强调,长期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终将走向跨业整合、深化综合经营。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客户需求变化,单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早已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迫切需要从银行渠道为主向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深度融合、交叉合作、协同服务转变。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程度不高,业务经营范围偏窄。尽管我国大型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综合国际竞争实力仍难与这些国际金融“巨头”匹敌。商业银行与成熟的证券、保险公司进行跨业整合,实现客户、渠道、系统的充分共享,推动机构、产品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收益,进而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中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哪种模式比较符合未来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连平:目前国际上综合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全能银行模式、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三种。从国际经验看,银行控股公司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初级阶段。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大都先后从银行控股公司转向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既可以较为有效地隔离风险,又能够较好地发挥综合经营的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当前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主流模式,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大都采用这种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控股、各自经营”的运作模式可以使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建立起“防火墙”,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的相互传染。银行业务与非银业务实现风险隔离,大大降低银行对非银子公司的隐性担保及刚性兑付问题。即使银行、证券、保险等某个子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控股公司可以将风险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在子公司层面,而不至于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造成直接的损失。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当子公司出现问题时,作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首先可以开展救助,从而在宏观和系统性风险管控方面多出一道屏障,可以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本。

  可见,金融控股公司是较银行控股公司更为高级的模式,应该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模式下,以子公司形式开展投贷联动具有相对较优的运作环境,也有利于风险管控。

  在试点阶段哪些领域将更受商业银行青睐?连平认为至少是四个领域:一是新兴制造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军工制造;二是节能环保行业;三是互联网相关领域;四是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新兴科技领域,如医疗健康,尤其是一些高质量消费品在技术创新方面会有很大空间,目前有能力享受高质量产品的人群需求很大,但是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