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中企创造中美能源合作佳话

来源:新华社
2016-05-02 20:47:50

  新华社纽约5月2日电 记者手记:中企创造中美能源合作佳话

  新华社记者徐静 王乃水

  自1994年进军美国以来,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美国公司通过实施“市场营销本土化、管理体系本土化、资本本土化”战略,成功融入美国社会,目前已在美国设立28家工厂,成长为美国中西部最大的中资企业。

  万向美国公司的成功是中美两大经济体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真实写照。

  万向集团美国公司总裁倪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有很大差异,互补性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互补性带来的资源整合效应将在企业运营中转化为独特的比较优势。

  技术和管理经验是美国的优势资源。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但市场优势更加凸显。万向和美国A123公司的“联姻”把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应用得恰到好处。

  A123公司曾经是美国新工业制造的典范,以清洁能源、技术密集为导向,接受了大量政府资助。但2012年,这家专业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全球行业翘楚因为资金链断裂一度走到破产边缘。

  来自中国浙江省的万向集团2013年1月收购A123公司,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使其起死回生,不仅原先解雇的员工纷纷回来,甚至还增加了新雇员。公司现在产品供不应求,手上的订单比产量多一倍。

  倪频说,A123公司扭亏为盈最根本的原因,是万向把中国市场打通了。A123公司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70%都发往了中国。国际化资源组合对中美双方都有好处,尤其像新能源这种新兴产业,单一国家往往走不通,离开了中国市场的支撑,美国的技术也如同无水之鱼。

  万向当初并购A123时,遭到美国一些议员、新闻媒体以及业内竞争对手的反对,但A123公司的重生让所有的疑虑不攻自破,也为中美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借鉴。中国的资金和市场拯救了一个有着优质核心资产的美国企业,并挽救了数百个就业岗位;美国先进的技术让中国消费者享受了具有优良品质和性能的产品。

  自2008年以来布兰特·安德森就一直是万向美国公司员工,之前干过不同的工作,现在是万向绿色能源公司经理。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很棒,很公平,公司待员工很好,我没有觉得为美国公司工作和为中国公司工作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