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校园设爬树课”计入成绩大可不必

作者:冯悦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16-05-10 14:02:00

  攀树,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这项运动将在6月份走进苏州校园。目前苏州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正在培训教练,将来由他们指导学生爬树。学期结束,也会根据每个运动的标准对学生们的训练分别进行考评打分,计入学期成绩。(5月9日 《扬子晚报》)

  攀树,在现在孩子的娱乐中早已不复存在,而是父辈口中儿时的乐趣。在父辈的眼中,攀树是他们童年嬉戏的记忆,而现今“攀树”不仅在于娱乐,更是一项专业的户外活动课程。兴趣变为课程,表现被计入成绩,必然会导致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今学生课业压力大,独立能力差、缺乏基本野外生存知识。在他们的成长教育中,更多的是家长和社会的关爱与呵护,往往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也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越来越来的学校开始注意培养学生除了课业以外的其他能力,从而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苏州校园设爬树课”与父辈“爬树上房”等捣乱行为有明显的差异。既然它变成了一门课程,就赋予更多责任和教育意义。专业的指导教师、专业的户外装备、专业的保护手段都是上好“爬树课”的必备条件,是寓教于乐的基础。通过爬树这项运动,增强学生的体魄、耐力和生存技能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增强自信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才是“爬树课”的意义所在,才是打消疑虑的关键。

  至于将“爬树课”的表现计入成绩,笔者认为大可不必。“爬树课”是一项户外运动,本身重在参与和体验,毕竟每一名学生性格、身体、兴趣素质各有差异,所以何不将这堂课上成一堂开发兴趣的体验课,而不是一堂“压力山大”的常规课。如果有成绩的压力,难免让学生的欢乐不够纯洁,有点违背初衷,又变成了另一种束缚。别让兴趣体验给学生背上成绩的负担,否则是让教育的初心大打折扣。

  笔者以为,“爬树课”这样有益身心的体验课不妨多搞一点,“计入成绩”的形式不如少设置一点;学生的校园生活不妨多丰富一点,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如少一点;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尝试不妨多搞一点,对学生天性的束缚不如少搞一点,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学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