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总监:转型是主流媒体的时代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5-19 09:11:41

东方卫视总监:转型是主流媒体的时代责任

《极限挑战》

  置身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一直存在,这其中也包括对电视媒体的悲观情绪。在这样的压力下,有的电视台为了维持生存盲目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也有的台试水互联网,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网络时代的电视台如何才能实现华丽转身?记者近日采访了东方卫视总监李勇。

  记者:电视台作为公共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同时,电视台也面临非常现实的收视率压力。您认为如何在节目编排中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李勇: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主流媒体的主要责任,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更好的内容产品去更好地呈现核心价值观。

  具体就某个节目来说,收视率、票房高的影视作品,不一定是完全符合民众审美需求和主流价值观的;但反过来,符合民众审美需求和主流价值观的影视作品,一定是收视率、票房高的。作为创作主体,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主动了解中国当下的现实,体会今天中国老百姓的心理诉求,从中寻找我们的选题去制作节目,进而用更好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什么样的节目是符合当下老百姓文化消费需求的?

  李勇:有一句话叫“在这里读懂中国”。我觉得首先要回答的就是在“哪里”。读懂中国一定要在“这里”,创作者的心和脚都要放在今天的中国,之后才是考虑技巧问题的时候。现在有个别不好的现象,就是创作者的心和脚都不在这儿,一说影视作品就提某个节目在国外特别火,这样的出发点是反的。在国外再火,那是国外观众的选择,而我们的服务主体是中国观众,中国观众的喜爱才是我们决策的依据。

  其次是如何读懂中国。比如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从老百姓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读懂中国的明确路径,也是我们确定节目模式和制作机制的前提。

  当然,要满足老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创作中如何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是非常讲技巧的。比如我们的节目《极限挑战》,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是否与大台风范、都市气质、年轻气息的诉求相吻合,再通过剧情式综艺的形式来加以呈现,在增强观众代入感的同时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记者:当前有电视台开始制作只在网络播出的纯网综艺节目,在您看来,这在电视台的发展策略上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勇:随着科技进步,媒体触达群众的渠道在多元化,作为主流媒体,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今天,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是真正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的途径之一。转型的意义也正在这里。转型指的是我们要做全媒体视频内容供应商,我们的节目不仅要在电视上播,接下来还要探索在网络上播、手机上播,未来还可能在VR眼镜里播,甚至在人的脑海里播……目前我们已经在优酷网上推出了第一个纯网综艺节目《国民美少女》,今年内还会相继推出5—6个纯网、网台全面互动的节目。

  记者: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李勇:网络节目与电视节目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的是,不管在什么平台播出,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追求不会变,这决定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不会变;不同的是,由于网络和电视节目的受众不同,节目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也就不同。电视节目的内容必须要力求最大公约数,做到老少咸宜,遵循的是大众传播规律;网络起步是从青年亚文化群体开始的,力求有效传播的因子,所以更多遵循的是分众传播规律。

  在中国,电视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媒体而存在的。电视是放在客厅里的全家型媒体,是目前为止仍然唯一适合全家一起接收视听信息的设备。作为中国先民火塘文化的延伸,电视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上的文化火塘。这样的精神火塘,只要中国人对家庭的认知不变,“家文化”不变,观众对电视的需求就不会变。

  因此,主流媒体转型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坚持什么、改变什么,而不应为了迎合市场去一味地坚持或盲目地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