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贝伦当选奥地利总统 成功阻止极右翼候选人上台

来源:央广网
2016-05-24 00:00:00

范德贝伦当选奥地利总统 成功阻止极右翼候选人上台

当地时间5月23日,独立候选人、绿党前领导人范德贝伦在赢得大选后发表讲话。来源:视觉中国

  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原本平静如水的奥地利却因为一场“历史之选”而备受瞩目。当地时间5月22号开始,奥地利举行总统换届选举第二轮投票,之所以称之为“历史之选”,原因在于眼下在这决定性的投票中,战后一直雄踞奥地利政治舞台的两个轮替大党都出局了。

  本届奥地利总统的换届选举,将迎来由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奥地利自由党”的候选人霍费尔,和前绿党领导人范德贝伦,两大黑马角逐总统宝座。这意味着,不管总统是谁,奥地利政治舞台上都注定一轮洗牌甚至转向。

  据新华社驻奥地利记者王腾飞介绍,经过一天多的紧张计票,最后是由绿党支持的独立参选人范德贝伦击败自由党参选人霍费尔,成为奥地利新一届总统。这次总统大选进行的十分紧张,可谓惊心动魄。在两个人的角逐中,范德贝伦仅仅比右翼的霍费尔得票率高出0.6个百分点。之前,他们在投票站获得的选票基本不分上下,甚至右翼党候选人还要略高一些,但最终决定性的选票是大概70万张通过邮寄的选票,决定霍费尔当选总统。这也是奥地利历史上,首次不是由当政两党推出的候选人赢得总统职位的情况,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对于奥地利的政治地图,乃至欧洲的政治地图都有一定的影响。

  奥地利采取总理制,总统更多是一种礼宾象征性的职权。但战后以来,奥地利总统一直都由传统社民党人或保守党人轮换担任。现在传统政党失利,对于奥地利选举当前发生的变化,当地舆论如何评论,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近些年,奥地利无论是经济还是就业都表现得十分平庸,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就业没有太多起色,很多年轻人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业率不断上升。很多选民就把这个问题归咎到执政的人民党和社民党头上。自二战结束以来,这两党一直联合执政,控制着奥地利政坛,一个是中左派,一个是中右派。但在第一轮总统大选中,右翼候选人拿到票选第一后,整个奥地利舆论感到很震惊,包括奥地利政府也很震惊,导致奥地利社民党党魁以辞职来应对这次总统大选的失利。紧接着,在第二轮总统大选当中,自由党候选人失利,让奥地利的各大媒体松了一口气。大家都认为,新的总统上任以后,也许有机会和现在的内阁达成比较好的平衡。奥地利内阁也表示,他们期待和新总统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合作。

  其实,奥地利选民也好,国际舆论也罢,此次奥地利总统大选之所以让大家的心提到嗓子眼儿,显然和一个词有关——右翼。代表人物就是这次进入决选(如果当选就改为“杀出重围”)的奥地利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奥地利自由党”人霍费尔。

  45岁的霍费尔曾扬言“阻止穆斯林入侵”,坚决主张“奥地利人优先”,因此有媒体形容他“欧洲版特朗普”,认为他的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和特朗普没什么区别。而绿党的年轻成员则称他是“披着羊皮的狼”。

  虽然说奥地利总统只是一个虚职,实权仍在总理手上,但总统有权任命总理,解散内阁,并且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对此,霍费尔曾毫不讳言地威胁称,如果政府不阻止难民涌入,上台后会运用总统权力解散联合政府。

  据报道,数百名反右翼示威者上周在总统府所在的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外聚集,高举写上“不要纳粹”的标语。另有老一辈国民形容霍费尔“非常危险”。而霍费尔对此坚决否认。

  霍费尔说:“我不是纳粹,你会看到的,如果我赢得竞选,人们需要看看我在未来一两年的表现,我不是危险人物,当然不是。 ”

  霍费尔所在的奥地利自由党于1955年成立,它的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该党在奥地利国民议会、全部九个州议会中的八个和许多地方议会中拥有席位。党名中的“自由”一词的涵义并不是通常的古典自由主义,而是民族自由主义。

  与争议巨大的霍费尔相比,72岁的范德贝伦所在的绿党提倡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对难民的态度,也和霍费尔的观点也截然不同。

  范德贝伦说:“现在是这个国家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现在要二选一,一个是对欧洲开放的,友好的,以及有欧洲意识的奥地利;另一个是我们不愿多说的狭小的、关闭边境的奥地利,我们不想要那样。”

  绿党是一个在二十世纪才开始在欧洲扩散的政党,它的显著特性就是提倡生态的永继生存及社会正义。全球绿色革命引起绿党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全球的崛起,该党是提出保护环境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而来的政党,提出“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政治主张,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对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去几年,奥地利曾是欧元区内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但近些年这一数字却不断攀升,整个国家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民众逐渐对政府失去耐心。在奥地利近期的总统大选上,执政两党的候选人双双落败,无缘最后一轮总统大选,这在二战后奥地利历史上更实属首次。

  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的下滑与失业的增长导致奥地利右翼势力的抬头。而右翼势力抬头这种趋势不止出现在奥地利,更成为欧洲各国担心的社会议题。接下来随着英国今年6月举行“脱欧”公投,明年法国、德国举行大选,奥地利大选现象是否还会冲击欧洲局势?欧洲国家的不确定性还会就此继续增加吗?人民日报欧洲中心分社主任记者任彦观察,此次奥地利之对于整个欧洲而言,或许像一面镜子,也照进欧洲的一些政治现实。

  在任彦看来,虽然霍费尔此次功亏一篑,也足以让政治家吓出一身冷汗。早在2000年,奥地利自由党与中右翼政党人民党联合组阁,首次成为执政联盟的一员,进入奥地利主流政治舞台,结果引发本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强烈抵制,奥地利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反对奥地利自由党进入执政联盟,欧盟其他成员国政府也一致对奥地利政府进行制裁,这是欧盟历史上首次对成员国政府实施这样的惩罚。这是欧洲16年前的反应,现如今一切都变了,奥地利民众把那么多的选票投给了霍费尔,这说明他们很认同霍费尔的极端民族主义主张,也就是排斥移民,反对欧洲一体化。欧盟很多成员国的极右翼政党,也从奥地利自由党的历史性胜利中汲取了新动能,并加紧在本国的政治舞台上攻城略地。此次奥地利总统选举,虽然不足以撼动欧洲的政治版图,决定欧盟的政治走向,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构成的冲击还不能称之为“海啸”,但把它称为“地震”,一点不为过,非常值得反思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