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啤酒:“纯净不添加”神话几时破灭?

来源:新华社
2016-05-26 07:19:00

德国啤酒:“纯净不添加”神话几时破灭?

资料图

  德国啤酒以“不添加”独步天下,啤酒的成分只有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这不光是德国啤酒厂家的自吹自擂,而是有法律护持的:1516年4月23日由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颁布的《纯净法》,成就了德国啤酒至今500年的“纯净”名声。

  然而,食品加工业几经变革,德国啤酒真能坚守传统、以不变应万变吗?

  【受到玷污的金字招牌】

  今年4月23日,《纯净法》迎来了500周岁生日,德国各地举行了由地方政府赞助的盛大展览和狂欢庆祝活动。这部古老法令规定“只有大麦芽、啤酒花和水”可以用来酿造啤酒,后来经过修订,加入了另一种原料“酵母”。《纯净法》在1906年成为全国性法律,它保证了德国啤酒的纯正原始味道,历来是德国啤酒最大的金字招牌,比任何广告都顶用。

  不过,这块招牌近年来屡屡受到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德国啤酒的外国竞争者,有时候就来自德国啤酒酿造行业内部。

  今年2月,德国慕尼黑环境研究所发布检测报告,显示德国14种最受欢迎的啤酒中含有草甘膦这种农药残留物。草甘膦作为除草剂,在农业上应用广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研究所从啤酒中的检测出的草甘膦属于微量,人每天得饮下数千升啤酒才可能对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尽管如此,德国啤酒的品质保证无疑遭到了玷污。

  “德国纯净啤酒研究所”荣誉主席赫伯特·弗兰肯豪泽认为,《纯净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消费者保护法”,把没有能力用最原始材料酿造纯正口味啤酒、必须依靠添加香料来吸引消费者的啤酒酿造者驱逐出市场。

  但在汉堡的啤酒酿造业者奥利弗·韦塞尔罗看来,《纯净法》是“有史以来最长寿、最有效的营销手段”,而且有“欺骗消费者”之嫌。

  在《纯净法》规定的4种原料之外,德国啤酒实际上并非完全“无添加”。比如,在酿造啤酒过程中,会加入一种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来凝结未过滤啤酒中悬浮的物质,因为在啤酒成品中无法检测出这种成分,所以消费者不会在啤酒包装成分表上看到关于这种成分的标示。

  另外,酿造商长久以来一直用的是啤酒花萃取物而非真正的啤酒花;在过滤过程中,有时也会用到硅藻土这种物质来当作吸附剂。所以实际上,消费者喝进肚子的德国啤酒并非真的只有四大原料,只要添加的东西不跟啤酒本身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不出现在成分表上。

  另一方面,一旦啤酒酿造商想对啤酒口味做点小创新,德国的执法者就会挥舞着《纯净法》,坚决捍卫德国啤酒的“原汁原味”。

  【《纯净法》阻碍创新?】

  奥利弗·韦塞尔罗是个典型的德国啤酒酿造商,在学校里当学徒,学会制造传统的皮尔森啤酒,也学会了削减一切不必要的成本,但一次美国之旅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在美国,他发现了手工精酿啤酒,这种啤酒强调精细的工艺,用大量啤酒花,产量少。韦塞尔罗学了这门手艺,回到德国,成为一名啤酒精酿师,在汉堡开了一家小型的手工精酿啤酒厂。

  在德国,因为有《纯净法》,任何添加特殊风味的啤酒都必须申请特殊许可。韦塞尔罗刚刚申请制造一种添加芫荽和盐的莱比锡白啤酒,这种啤酒20世纪初的莱比锡地区很流行。但在今天的巴伐利亚州,这种啤酒是被禁止生产的。

  这就是《纯净法》给德国啤酒业者制造的枷锁:在这里,“创新”是不被鼓励的。

  2005年,勃兰登堡一家酿酒厂上诉德国的联邦行政法院,要为它的一款啤酒产品“正名”。酿酒厂在它生产的一款下发酵(底层发酵)啤酒中加了一点糖浆,以增加甜味。在德国科隆地区,用上发酵(顶层发酵)方法制造的科隆啤酒加糖是完全合法的,可是在勃兰登堡,加了糖浆的下发酵啤酒却不许叫“啤酒”。联邦行政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啤酒厂的裁决,法院认为:《纯净法》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传统,但这不意味着需要禁止一切衍生品,它妨碍了酿酒者最基本的从业自由权。《纯净法》的权威第一次遭遇官方的质疑。

  2013年,《纯净法》再次遭遇重击。德国酿造者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纯净法》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申请被教科文组织的遴选委员会驳回,理由是啤酒生产已经变得非常工业化,而人力在其中只是扮演一个从属角色。

  教科文组织的决定彷佛打了德国大型啤酒制造商一记耳光。像哈瑟罗德和拉德贝格,这些大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变得强调产量甚于质量,它们卖的啤酒有时比苏打水还便宜,口味也千篇一律。消费者根本喝不出各种啤酒有何差别,只能从广告形象区分品牌。在品酒盲试中,经验最丰富的品酒师也常常连自家厂商的品牌都分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