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涌现大量科技类杂志 以笔为戈科技救国

作者:唐靖 来源:科技日报
2016-05-26 15:22:00

抗战时涌现大量科技类杂志 以笔为戈科技救国

抗战时涌现大量科技类杂志 以笔为戈科技救国

■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科学家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面对强敌入侵,有识之士再次意识到“科学救国”的重要性。抗战期间,诸多科普刊物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学家纷纷以笔为戈,为刊物撰稿,科普刊物传递国内外最新科技成就,并紧扣抗战,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热情。

  岁月流逝,那些抗战时期兴办的科普刊物早已纸页发黄,仅余少量存本。聊聊过去的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来纪念抗战,缅怀烽火岁月里,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科普来支援抗战的炽热之心。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学世界》

  1932年11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南京创办了《科学世界》,它以中小学师生为主要阅读对象,以通俗有趣为特点,发表通俗文章,并配合科学演讲和展览来普及科学知识,为适应抗战需要,抗战期间,着重介绍各种军事技术和防空、防毒、防疫、救护,刊载资源调查报告等。

  中华自然科学社前身为华西自然科学社,由赵宗燠、李秀峰、苏吉呈、郑集四名中央大学川籍学生发起,1927年成立于南京,其初衷是促进祖国西部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受国难刺激,该社决心献身科学救国,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抗日救亡和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上来。

  该社发起人之一郑集,是《科学世界》的主要撰稿人,1934年,他从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归来,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工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化学研究室,并兼任中央大学教授,后因战事所迫随工作单位西迁。他一生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做了不少科普工作。《科学世界》创刊后,郑集发表了诸多文章,诸如《战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到民间去》《食物与中毒(在广播电台演讲稿)》《近年来生理化学中几种最有趣味的进步》等,在普及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他还强烈呼吁科学家承担起“科学救国”的责任,为抗战贡献己力,并以身作则,除写文章外,还常到广播电台进行演讲,传递科学知识,他是烽火年代里众多为抗战奋斗的科学家代表之一。

  另外,在抗战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还进行了其他一些科普工作,如1942年创办了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主要面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科技进展,1943年创办了英文刊物《科学文汇》,介绍国外科学进展,有意识地推动战时我国科技的国际交流。

  科学化运动和《科学的中国》

  半月刊通俗杂志《科学的中国》创刊于1933年,是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的产物。“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知识界普遍发出了科学救国的呼声。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1932年11月,一批科学家、教育家和部分政要、名流,组织科学化运动协会,发起了科学化运动。由于战势需要,该协会将国防科普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科学的中国》第八期为“国防专号”。

  《科学的中国》以张其昀为总编,戴安邦等人为编辑,并有许多科技界人士为该刊撰稿。总编张其昀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开山大师,作为主编,他曾在创刊号上撰写《“科学”与“科学化”》来阐述科学是什么及中国为何要科学化,在同期刊发的《也来“寒暄”几句》里,他以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地阐述为何温带地区要优于热带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及水平分布,并从方位论上来探讨中国人为何被称为中国人。

  科学化运动协会成员吴承洛也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他出生于19世纪末,是著名的化学家和学会工作活动家。“九一八”事变后,尚在中央工业试验所任职的他与人合作对烟幕、毒气进行研究,并研制出防毒面具,为国防化学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期间,他任经济部工业司司长,组织重要工厂西迁,组织学术团体开展活动。在动荡不安的抗战岁月,他极力推动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曾创办多种科技刊物并担任主编,积极从事科普工作,试图以科学来支援抗战,在《科学的中国》上发表了诸如《国防事业科学化纲要之拟议》《中国科学化的先决问题》等文章。“嗜好只有工作,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服务科学技术,服务祖国”,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抗战期间,他尤为如此。

  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肆虐蔓延,《科学的中国》暂停刊行,直到1938年1月,在湖北汉口发行了《科学的中国——战时半月刊》,作为战时特刊,它共出9期,至1938年5月停刊,《科学的中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