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需加强全球价值链务实合作

来源:国际商报
2016-05-27 11:30:0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布局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G20成员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参与者和利益攸关方,几乎覆盖了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降低货物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服务市场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增加全球价值链互动五大举措,G20能够进一步加强全球价值链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包容协调、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VC)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2010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出《世界制造倡议》,呼吁从GVC角度改进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关注各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随后,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等机构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以期在相关政策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占领先机。在此背景下,全球价值链议题成为诸多国际经贸论坛的机制性议题。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增长的重要性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OECD相关研究表明,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其人均GDP增长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地位分布及利益分配格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和中小企业对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构建协调包容的全球价值链,不仅有助于发达国家降低全球价值链风险,提高全球价值链的韧性,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分享全球价值链红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部分跨国公司逐步调减产能,收缩全球供应链引发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布局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这也为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价值链跃升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是挑战和问题仍然存在,尤其需要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G20作为一个既包括发达经济体也包括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能够为各国商讨解决上述议题提供一个有效渠道,为WTO、OECD、UNCTAD等合作平台和机制提供有益补充,为发展中经济体表达自身诉求创造更多的机会。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提出五大贸易与投资议题,包括加强G20机制建设、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投资政策合作与协调、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等。其中,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是最具综合性的议题,需要贸易、投资等领域多方面的支撑和配合。全球互联的时代更要充分发挥G20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全球价值链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包容协调、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全球价值链总体上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因此,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绝非“一厢情愿”就能实现,而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也成为诸多发展中经济体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G20加强全球价值链的务实合作,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降低货物关税壁垒。

  UNCTAD研究表明,当前全球超过半数的制成品进口属于中间产品(包括初级产品、零部件和半成品),超过70%的服务进口属于中间服务。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间产品的跨境流动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由于一个产品在被最终消费之前需多次跨越边境,因而也放大了贸易壁垒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一国中间产品的关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本国生产者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全球价值链的多边性也决定了与第三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同样会影响到直接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往来,因而在多边机制下全面降低国际贸易壁垒更有助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深化。相比而言,发展中经济体货物贸易关税壁垒仍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WTO数据显示,发展中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80%的出口已经实现了“零关税”。关税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累计效应,对各国进一步削减关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便利化对世界贸易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在传统贸易中的作用。高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有助于通过压缩贸易成本,减少延误和降低不确定性,提高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水平。WTO研究显示,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成本相当于219%的从价关税,而有效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能使部分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成本降低14%,进口时间下降47%,出口时间下降91%。事实上,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不仅需要提高本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更要改善区域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打通阻碍本地区供应链联接的阻塞点,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第三,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在全球价值链中,服务深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货物贸易的贡献十分显著。数据显示,G20经济体出口增加值的42%属于服务部门,制造业和农业大约有10%~20%的生产成本属于服务投入成本。加强服务贸易和扩大服务贸易的份额是提高增加值出口,特别是提升单位出口中增加值比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掌握其中重要的一些服务环节将成为管理和控制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手段。然而,受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发展中经济体服务业市场开放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在电信、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等影响全球价值链布局的部门难以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对当地中小型企业形成较大的制约,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本土增值率的关键障碍。

  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21世纪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在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议题,还包括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监管合作等。吸收更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增强区域价值链的紧密性,提升区域整体对全球价值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然,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明显排他性特征的区域贸易协定也有可能阻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第五,增加全球价值链互动。

  UNCTAD数据显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占到全球贸易的80%左右,2011年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和雇员人数的增速都明显高于母公司的业绩增长,因此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中小企业则是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角色。进一步增加发展中经济体中小企业与发达经济体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通过加强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发挥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协同效应,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成为众多发展中经济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有效途径。

  构建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既符合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也顺应了当前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演变趋势。G20成员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参与者和利益攸关方,几乎覆盖了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借助G20这一平台加强全球价值链务实合作,能够更好地反映各方意见和诉求,取得积极普惠的成效。9月是丰收的季节,相信本次G20中国峰会也定会收获惠全球、利长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