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产学融合变革 破局多领域人才紧缺

作者:沈嘉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5-27 15:55:00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沈嘉)随着中国国家产业升级,软件、微电子、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思考破解之道,并开始将一些想法付诸实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推动教育模式变革,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产学融合新生态。

  在27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不约而同地提到,产学合作是破解当前人才培养难题重要的途径,并介绍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官方计划。

  张大良表示,去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总体上看,我们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

  据张大良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在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实施“卓越计划”等,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将继续加强产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张大良表示,未来拟从三方面优化专业机构,以适应中国及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包括:首先做好增量优化,引导高校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积极设置战略性产业,民生改善领域相关专业;其次,做好存量调整,引导高校结合新形势拓展传统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打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版;第三,对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动态监测、超前研判,及时发布各类预警预测数据信息,引导高校构建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吴爱华在发言中也谈到,当前内地人才培养质量比过去有所进步,但仍面临“四个跟不上”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等。

  吴爱华说,今年将就读高校的学生中有许多出生于1998年,是“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教育对象的改变,也要求教育模式的及时调整因应。他还说,产学合作是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更及时、更多地把工作场所知识反映到课堂体系中。

  据了解,目前中国教育部门在推动前沿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展开多项行动。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多部委已联合出台政策,支持全国26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培养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工程人才。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微软、谷歌、英特尔、百度、阿里巴巴等70余家知名企业和全国近两百所高校的代表。业界代表们也分享了各自观点及规划,现场被提到的一个高频词是“跨界”。

  慧科教育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浩表示,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和行业技能要求确实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跨界协同创新的力度。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从本质上看就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从既往经验看,“跨界合作会带来一种爆发式的效果”。

  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表示,校企协同育人,就是要将企业的创新思维、创新动能及创新经验融入到整个产学研合作的新模态中。她还认为:“在大数据、共享经济、跨界融合的背景下,产学研的合作也会有一个新的生命机遇,赶不上这一波很可能会错过这波大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