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球城市”——解析上海发展新定位、新愿景

作者:叶锋 来源:新华网
2016-06-11 17:20:00

新华社上海6月11日电(记者叶锋)最新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引发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全球城市”已成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发展愿景。这个全新定位,意味着上海将在未来全球竞争中进一步“卡位”,并在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城市新定位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何为全球城市?较早研究的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下,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主宰全球经济命脉,其中涌现的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的主要节点城市,就是全球城市。专家认为,全球城市在经济实力、资源集聚能力、全球影响力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

根据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权威排名,伦敦和纽约是目前公认的全球城市,上海和香港、新加坡等处在第二梯队,离这“两强”尚有明显差距。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不够,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为纽约10%,外国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仅0.9%……公共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区集聚,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运营成本过高等“大城市病”问题。

“全球城市”是上海面向2040年的发展目标。纲要深化了全球城市的内涵和功能支撑,侧重优势整合与短板提升,强化对外影响力和自身吸引力塑造,从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魅力三个维度,明确上海全球城市的具体发展目标。

在竞争力方面,“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上海的目标包括“率先在国内实现超大城市能耗与碳排放总量的下降”、“率先建成公交都市”等;在城市魅力方面,上海将“不断增强全体市民和国内外来沪人士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此外,纲要还提出了一些明确的约束性指标,包括“力争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调控目标”“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等等。

引领、服务新使命

在向全球城市迈进过程中,上海将同时在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并要求“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发挥浦东新区引领作用,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推进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能力”。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全球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肯定处在一个深度转型变革和调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以及全球治理格局,都将面临重塑,上海及长三角的发展需要跳出行政边界的约束,以开放思维在更大空间配置和重组资源。

根据纲要,上海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区域交通廊道建设和基础设施统筹,重点完善现有沪宁、沪杭、沪湖等交通廊道;加强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嘉兴港等周边港口分工合作;辟建服务苏浙皖、长江南翼及京福、京广走廊的华东二通道(沪苏湖铁路)。在产业格局方面,上海将加强重点新城服务长三角区域功能,推动高端商务服务业向位于长三角区域节点位置的重点商务区集聚发展。

“我们要考虑在全球分工合作中处在什么位置,要考虑未来哪些产业会被淘汰、哪些产业会兴起,按照上海及长三角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产业格局优化。”复星集团CEO梁信军说。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表示,无论从城市自身转型发展的态势,还是从当前中央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要求来看,上海都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城市品质,并且对中国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迈向“全球城市”——解析上海发展新定位、新愿景

中国财经app

迈向“全球城市”——解析上海发展新定位、新愿景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迈向“全球城市”——解析上海发展新定位、新愿景

中国新三板APP

迈向“全球城市”——解析上海发展新定位、新愿景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