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任内九次访华 为何德国对华如此“钟情”?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网
2016-06-14 10:18:04

6月12-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携十余名内阁部长、国务秘书以及宝马、蒂森克虏伯等制造业巨头领袖访华。这是默克尔的第九次访华之旅,距上次仅不到7个月,而今年9月,她还将再次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有鉴于此,不少朋友都惊呼,为何默克尔对华如此“钟情”?

中德领导人频繁互动有着良好的传统。

前总理施罗德在任期间曾6次访华,并与中国领导人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默克尔担任总理后,曾表示希望“每年访华一次”,为了更深刻全面了解中国,默克尔还提出每次访华行程中都安排北京之外的城市。近几年来,她分别访问了天津、西安、广州、成都、合肥等一大批地方城市,甚至深入乡村,探访原汁原味的“中国景象”。

除个人意愿外,中德一系列双边机制安排也推动领导人频繁互访。2011年建立的“中德政府磋商机制”由总理主持,类似于“内阁联席会议”,原则上拟每年举行,考虑到具体国事安排,实际操作中至少隔年召开一次。这就确保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商讨重大事务。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国际政治中并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德走近必然是由利益捆绑所决定,维护并拓展利益是领导人出访的核心目的。中德贸易多年来一直占中欧贸易近1/3,比中国与英、法、意三国贸易总和还多。德国诸多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很高,如大众汽车64%的净利润、蒂森·克虏伯电梯19%的销售额均来自中国市场。对于出口额占GDP 40%以上的德国来说,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换、危机迭出,在解决之道上,中德有相似的主张,都坚持和平主义、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冲突。近年来中德两国外交均更为积极,有必要及时协调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强化合作。

在此,需指出的是,中德关系虽发展良好,可谓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也并非没有隐忧。“历史最高水平”,一方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难度更大,百尺竿头,“不进则退”。

2014年,中德政府签署主题为“共塑创新”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为未来几十年双边关系发展设定了全新领域。有创新,就会有挑战,默克尔此时来访,目的不单是为中德关系注射强心剂,更是为解决问题而来,可以说是在中德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之访。

谈到中德关系的隐忧,经贸领域最值得关注。众所周知,经贸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基石,基础若遭动摇必将影响双边关系全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德贸易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年增速最高达20%以上。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需求下滑,中德贸易遭遇挑战,去年同比下降13.2%,中国由德第三大贸易伙伴退居第四。

造成这一状况,一方面由于中国大力推进结构转型,服务业比重上升,对德国的工业产品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中国自身高端制造水平明显提升,许多德国产品被“中国制造”所替代。为推动双边经贸往来回归增长轨道,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为标志的“创新合作”被确定为新时期的重点合作领域。

但坦率讲,德国对此颇有顾虑,主要担心其先进技术流失,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被中国企业超越。近日,美的收购德国库卡公司遭德国政府阻挠,充分显示出德国对中国企业触角伸向高科技领域的担忧。鉴于此,推动“创新合作”无疑是此次政府磋商的重中之重。一大成果是,双方签署网络安全协议,就防范经济间谍做出了安排,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德国对高新技术合作的疑虑。

与此同时,由于中德经贸的“互补性”日益被“竞争性”所取代,双边贸易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更多纠纷,于是德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表现得更为突出。德国政要多次表达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担忧,要求德企在华“获得公平待遇”。近一段时间,德国钢铁行业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反应十分强烈,不断敦促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德国也是犹犹豫豫,默克尔在此访的记者会上,也委婉地表达了该问题的复杂性,能否在年底前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还需更多智慧。

中德政治合作虽有潜力可挖,但政治问题敏感复杂,两国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分歧,为深化合作增添了一些障碍。除长期困扰中德关系的价值观分歧外,当前最受双方关注的自然是南海问题。德国虽在涉及南海的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也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在近期南海仲裁案的问题上,德国没有站在中国一边。德国人崇尚规则,一贯主张贯彻国际法,不愿接受中方关于南海仲裁案的态度。

默克尔此访,重点就此同中方进行了深入交谈。13日发表的《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称,“支持有关国家致力于根据国际法、地区共识和双边协议和平解决领土争议和海洋权益问题”。可以说,上述表态基本照顾到了两国关切,可见及时沟通意义重大。

总体而言,中德关系无疑沿着稳步向好的大方向不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两国政治家们以更高的智慧和更为开放的胸怀来化解和应对。中德两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属制造业强国,同是出口大国,对待国际事务态度相对公允,均反对武力和霸权。中德两国紧密合作,不仅互利双赢,更能惠及世界。期待在两国领导人的精心培植之下,中德关系能够“踏平坎坷成大道”,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李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