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乐园PK:“米老鼠”带来哪些思考?

作者:羊城 来源:羊城晚报
2016-06-15 15:38:52

中国内地首家、亚洲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将于明日12时正式在上海开园迎客。尽管中国本土主题乐园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外来者终究还是闯入了,它会水土不服还是风生水起?

这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对于国内逐渐成长起来的深度游玩家、产业关联者、地方政府决策者,另一个问题似乎更重要:迪士尼产业链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2015年度财报显示,乐园与度假产业为迪士尼集团贡献30.31亿美元的净利润,这是怎么做到的?国内大多游乐园都有过山车、海盗船,迪士尼凭什么值得排队5小时?

迪士尼一来,带来太多思考与问号。

思考1 文化魔力怎样塑造?

“LET IT GO,LET IT GO(随它吧,随它吧)……”5月25日晚9时,上海迪士尼乐园经典项目“点亮奇梦:夜光幻影秀”烟花秀首次面向游客内测,上海市民陈燕的六岁女儿倩倩跟着现场音乐熟练地哼唱《冰雪奇缘》主题曲。随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城堡上空绽放,陈燕和女儿连呼:“太美了!”陈燕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迪士尼最吸引她和女儿的地方在于为每个卡通人物赋予性格和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主题化、人性化、梦想化……这正是迪士尼能在世界众多游乐园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认为,迪士尼乐园的“魔力”是依靠迪士尼品牌超过90年的沉淀得来的,乐园已经融合了电影、衍生品、主题公园和冒险游戏等环节,中国本土还没有这样的娱乐方式。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迪士尼乐园的优势在于对自有文化形象延伸,而文化形象主要来自迪士尼公司的动画内容。据统计,包括《疯狂动物城》等四部电影已进入2016年国内票房前十,这些影片中的角色也将出现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荣跃明指出,迪士尼已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甚至可以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这种被称之“迪士尼化”的文化现象,与牛仔裤、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一样,是美国流行文化的表征。主题公园只是迪士尼文化的投射。

“迪士尼化”也是把双刃剑。

主题公园的文化烙印让迪士尼在全世界的发展冷热不均。在向往甚至崇拜美国文化的日本东京,迪士尼长盛不衰屡创佳绩;在骨子充满傲气、看不起美国文化的法国巴黎,尽管迪士尼做出大量本土化的努力,比如在城堡里添加以法国历史为背景的元素,让米老鼠穿着19世纪巴黎贵妇人的服装,这些换汤不换药的迎合,并不能挽救财务持续下滑的状况。

思考2 产业链条怎样打造?

早在1955年,在美国就诞生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直到1983年,在广东中山,“长江乐园”才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大型游乐园。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的话来说,那是“游乐园阶段”,因为1983年至1988年,虽然广东建了19个大型游乐园,却没有一个是主题包装的,“没有主题,没有文化”。

美国人玩了30年,中国才开始起步,自然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其中特别为业内人士称道的,就是迪士尼的产业链条。一旦入园,你消费的绝对不止一张门票那么简单。

据了解,迪士尼乐园涵盖了五大产业——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影视娱乐、消费品、互动。业内人士指出:迪斯尼不仅是游乐场,还是集动漫、影视、服装、玩具、出版、电影、网络等于一体的美国文化产业的巨无霸,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背后有雄厚的资本基础、庞大的创意团队和广泛的产业链条。

据不完全统计,迪士尼在全球授权推出包括服装、家居装饰、玩具、食品、文具、出版、电子产品等7大类消费品,在全球有3000多家授权商,销售超过10万种与迪士尼卡通形象有关的产品。

尽管目前珠江三角洲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聚集地,主题大致可分为机械娱乐、景观风情集锦、文化艺术、历史题材、健身康复、产业观光等六大项,给城市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影响,如2014年开业仅仅9个月的横琴长隆项目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带动珠海机场客流量增加41%。但多个分散的主题公园还没有形成迪士尼这样的集群效应、文化效应的游乐园产业,主题公园还更多地停留在卖门票、卖餐饮食宿的阶段,更没有什么打得响品牌的衍生产品。

思考3 游客体验如何优化?

在国内,游乐园要应对的难题之一是大客流。

据悉,试运营期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接待游客数突破50万。体验过试运营的游客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排队。比如最受欢迎的飞越地平线项目,动辄就要排队两三个小时,甚至有游客排了6个小时才得偿所愿。

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海迪士尼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推出了快速通行证,每天限量发送,持证者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免排队进入,但游客取快速通行证还是要排队。对此,运营方表示试运营期间,乐园内的7座领取快速通行证的游客中心没有全部开放。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正义表示,迪士尼试运营期间,管委会方面已经发现了4大类100多项需要整改、完善的地方,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标准和综合执法水平、不同条件下大客流应急方案、游客服务和配套设施优化等方面。“正式开园以后,也许将考虑通过限制入园人数等方式,保障游客有一个舒适的游园环境”。

这100多项要完善的地方,能否交出令游客满意的答卷还是未知。但值得国内主题公园思考的是,我们有时过多地考虑快速回本盈利,项目设计过多地追求噱头和刺激性,反而忽略了优化游客的体验,比如人流量过大时该如何缓解,娱乐设施的设计怎样会更人性化。

思考4 能否形成“鲶鱼效应”?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1万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包括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内的各种发展型消费需求也开始逐步形成。迪士尼在这个时候来中国掘金,时机很好。

然而,它是否真的能够掘到金,还没有一个定数。香港公布迪士尼的业绩,2014年底累计总亏损为31.59亿港元。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则估算,按目前370元和499元的门票,上海迪士尼至少需要1870多万人次才能保本,340亿元的投资仅靠主题公园是不容易收回成本的。他向记者表示,我们要对主题公园的投资进行反思,市场也许远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不过,他还是看好迪士尼带来的“鲶鱼效应”。“国际品牌的进入在一定区域内会刺激一部分本土主题公园优胜劣汰,而这种市场选择的结果,将从根本上促进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