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回答好“吴建民命题”

作者:晓岸 来源:中国网
2016-06-18 16:19:24

吴建民大使的突然离世令人痛惜。

吴大使为中国外交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翻译理论和实践到中法、中欧关系建设,再到创立“沟通学”,探索一个崛起大国与世界相处之道,中国如何在世界上开展公共外交、建立自己的话题体系,吴建民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个标志符。

他的思考和发声从未停止。就在去世前一天的下午,赶往机场前,他还出席了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发表简短讲话。他告诫在场的年轻人,要研究办事之道,“全世界任何搞一辈子外交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的事情,在任何地方成功都有各自的办事之道”。

吴建民提前作了发言后直接去了机场,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他去那里为一个中小企业培训班授课。飞机晚点,次日凌晨三时才在雨中抵达武汉。

即使他的突然故去这件事本身,也激发、促进着人们的思考。在微博、微信平台上,相对于少量醉心于把人作“硬体”、“软体”之分者的阴阳怪气,如潮涌来的是缅怀、追思吴大使的声音。

人们重复最多的,是吴大使最振聋发聩的两句名言:“我们必须看到,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狭隘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开放”,“把中国拉向倒退,拉向封闭,拉向落后”;“要准确认识世界,这个太重要了”。

退休后的吴建民最担心国人误读自己、误读世界,选择闭关退守或者军事冒险,而这两种选择都会导致中国丧失改革发展的势头,和平崛起功亏一篑----“虽然中国的力量起来了,但要完全发展起来,至少还要三五十年,切记,切记,不要夜郎自大”。

吴大使离世前不久,再次卷入一场论争,这场论争被好事者冠以“鹰鸽之辩”的名号。事情源起他在外交学院的一场内部演讲记录未经他本人审阅就流传出来。在演讲中,吴建民对一些人和事快言快语提出了批评。

“鹰鸽之辩”并非一事生成,它与这个国家在发展强大的道路上遭遇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有关,是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性格、身份、口才使然,吴大使被推到了前台。

任何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正确使用实力的课题,世界的历史充满教训,中国需要创造经验。参与“鹰鸽之辩”的人都承认,不允许论争的存在,中国成为经验创造者的机率将大为降低。

微信平台上有这样一句留言:“吴建民离开了,中国失去了一个能平衡极端民族主义的声音。”这个判断也许过于悲观了。要相信,历史的钟摆按它自己的规律摆动。

吴建民有他的局限性。他不是理论家,外交观念更多基于自己长年一线实践的积累,并且带着属于他那一代人的深深烙印,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受到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

“世界是你们的,我们这一批人已经淡出了,已经退出这个历史舞台了,这个世界是你们的”,吴建民在他生前的最后一场演讲中说。

相信有适宜的环境,大批坚持理性、勤于思考、擅长沟通的年轻人会成长起来,为这个国家沿正确道路成功实现和平崛起发声,吴建民的声音不会成为绝响。

吉林大学的孙兴杰在为《金融时报》赶写的评论中使用了“吴建民命题”一词。孙兴杰认为,中国的国力已经得到质的提升,没有人怀疑中国的实力,但在现中国面临的新难题是,如何让世界真心相信中国的实力是和平与善意的,中国是可以与世界分享利益、和平共处的。这也是中国崛起走向下一步的关键所在。

请记住“吴建民命题”这个提法,它将是吴大使换种方式与我们同在并继续发挥他的个人影响力的途径。发挥我们各自的能量,共同回答好“吴建民命题”,是缅怀吴大使的最好方式。(晓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