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中国经济走势:供给侧改革发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吴琼静 来源:中国网
2016-06-24 20:46:47

中国网6月24日讯(记者 吴琼静)“世界经济在今后5-10年中还将处于弱复苏、低增长的状态”,近日,由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十多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世界经济的格局走势,和中国经济的未来把脉。与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将会持续处于弱复苏、低增长、通货紧缩、人口结构失衡、低利率和高负债的局面。面对全球经济宏观形势的新特点,更需要各个国家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经则济亟待通过供给侧改革发力,把握历史机遇,也将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世界经济或将陷入长期低迷和负利率困局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4月份IMF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经济预测不断下移已经成“新常态”,而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最新动态也坐实了世界经济的“衰退预期”。

李扬分析称,一方面,发达国家将整体货币政策取向的开关调到最大,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边际效益基本失灵;另一方面,又面临“政府破产”、“政府债务上限”的问题,财政悬崖不可避免。李扬认为,造成世界经济陷入长期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有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场科技革命”,人口结构恶化,同时,世界正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利率困局”,进入实质性的“负利率”。李扬认为,负利率体现的是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表明资本的收益率在下降。

需拓展民间投资的空间和渠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也再发言中指出,投资回报收益率下降也是目前民间投资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辜胜阻指出,目前民间投资转型存在“能力”和“动力”均不足的问题。

对于如何更好地民间投资,辜胜阻认为,应当从投资空间和投资渠道两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上,应该注重使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协同效用,而不是“挤出效应”;而解决融资渠道的问题上,则应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并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来提升民企的转型能力。

“十三五”期间有很多投资空间和机遇,辜胜阻分析称,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群建设、工业化加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消费、绿色产业、“一带一路”战略等均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遇。

供给侧改革发力确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在发言中指出,亟待通过供给侧改革发力,解决当前中国经济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李稻葵建议,可以通过树典型来推进国企改革的试点;推行一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长期项目;完善企业进入市场和推出的机制、形成债务的重组机制、改进劳动用工的一些不合理的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采取弹性退休制来提高有效劳动力的供给。“通过改革发力,一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李稻葵说。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也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充满信心。李扬指出,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需要精诚合作,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外溢效益很强,绝不能采取任何以邻为壑的政策。4月份,IMF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对中国经济的预测维持了原来状态并略微有所提高,这正体现出中国政策的优越性。可以看到,“十三五”开局期间,中国政府在促进大众创新、完善医疗和养老体系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效。未来很长时间,中国需要继续参与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人民币加入SDR后,也成为推动世界金融体系改革的新力量,应予以充分地利用。

李扬指出,中国需要保持定力,冷静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通过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完成五大任务,一定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