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宝钢、武钢重组真正意义何在

作者:谭浩俊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06-28 13:52:00

谭浩俊

26日,上市公司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二者正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并于27日起同时停牌。

公告称,武钢集团与宝钢集团接到各自控股股东通知,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目前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且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于公告第二日起停牌,并于五个交易日后公告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虽然重组公告是在此前多次“辟谣”的情况下公布的,有点出乎意料。但是,从总体上讲,也不算太突然。因为,自原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执掌武钢集团以来,有关两家集团合并重组的传闻就没有停止过。更重要的,两家钢企在产品结构上有很大的类同性,且在一些区域可能出现明显的恶性竞争现象。对其进行重组整合,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如果仅仅满足于消除市场的恶性竞争,显然是达不到重组整合的目的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对钢铁企业来说,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之外,还有高端领域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也就是说,中低端领域产能严重过剩,高端领域则严重缺位,造成消化不了的消化不了,依赖进口的依赖进口。如此,钢铁行业重组整合,就不能只将眼睛盯在市场竞争上,而必须把重点放在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去产能和提品质有机结合上。

无论是宝钢还是武钢,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量而非质。其中,在高端领域,都没有能够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导致国内许多行业仍然需要依靠进口钢材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因为,前些年在房地产市场的强力拉动下,钢铁行业出现了一次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虚旺,导致所有钢铁企业都把重点放在规模扩张、产能扩大上,放在生产粗钢等低端领域、低端制造、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等方面,而很少有企业从长远考虑,在高端领域、高端产品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技术研发、技术改造。譬如生产高档电饭煲所需要的材料,就没有企业去研发,以至于日本生产的电饭煲质量就比中国企业好,就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很显然,宝钢与武钢的重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压减产能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产能的含金量。要知道,按照现有的产品及其结构、质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钢铁行业利润水平过低的局面,简单的重组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相反,可能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譬如员工下岗问题、亏损问题、债务负担过重问题等。

这也意味着,双方重组后,在对同质化产能进行合并和整合后,必须把重点迅速转向新领域的拓展,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运用,新增长点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重组后出现员工大量下岗、企业亏损加大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两者重组以后,更需要整合的是技术力量、研发力量。

当然,如何将两家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也是重组整合必须达到的目的之一。从总体上讲,两家企业在管理上既有先进的地方,也有钢铁企业致命的弱点,既有市场化的理念,也有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既有长期形成的技术上的优势,也有观念不解放、思路不开阔、思维不超前的劣势。不然,不会出现中低端拼得你死我活,高端却严重失位的现象。

最后,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别把重组整合当作改革的终点,误以为重组以后一切矛盾就化解了。恰恰相反,如果重组以后不能按照市场化要求办事,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会矛盾更多、困难更大。因此,国资委在宝钢和武钢的重组问题上,也要开明、开通、开放,把重组后的新企业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履行对下属企业的出资人职责,国资委只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防止对企业过度干预。

由于钢铁企业都规模太大,宝钢和武钢重组后,其他钢铁企业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重组,需要慎重考虑。如果钢铁行业全部变成了巨无霸,对市场竞争也会带来冲击和影响。而且,能否实现国企和民企的重组,也是下一步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