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支招济南建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

作者:李欣 沙见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7-05 23:07:00

经济学家支招济南建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

“问道”济南区域金融中心2016论坛由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当天论坛上致辞。 邱江波 摄

经济学家支招济南建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向出席当天论坛的樊纲等经济学家们“问道”。 邱江波 摄

经济学家支招济南建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

樊纲、曹远征、何杰、郭万达等中国当前最活跃的经济学家5日汇聚山东济南,参加“‘问道’济南区域金融中心2016论坛”,为济南建设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把脉、支招。 邱江波 摄

中新网济南7月5日电 (李欣 沙见龙)樊纲、曹远征、何杰、郭万达等中国当前最活跃的经济学家5日汇聚山东济南,参加“‘问道’济南区域金融中心2016论坛”,为济南建设黄河中下游区域金融中心把脉、支招。

在济南交通主动脉经十路旁,记者看到大片商务摩天楼快速崛起,其中面积为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CBD)非常抢眼,驱车经过这一路段的人都在打听,济南市到底意欲何为?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省会济南市曾经因强悍的机械制造业,矿物冶炼业、石油煤炭重化工业红极一时。可是,面临产业结构和供给侧改革难题,济南这个老工业基地如何“凤凰涅槃”、脱胎换骨,如何重新找到新常态下济南城市新定位?这些问题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济南决策者的眉头。

中新网记者采访获悉,经过慎重决策,济南市选择了发展金融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口,计划将金融服务业锻造成城市产业支柱,进而建设覆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地有了,楼有了,可是金融中心到底该如何建设?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诚恳向出席当天论坛的经济学家们“问道”。

王文涛介绍说,济南提出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周围省份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因为济南有着厚重的金融文化积淀,改革开放后济南金融业也步入发展快速轨道,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济南具备的省会、区位、科技及金融等综合叠加优势。

据这位从江西省会南昌走马济南上任一年多的市委书记介绍,到2015年,济南的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经到了10.5%,已明显成为济南支柱产业,金融业税收占税收的比重的13.8%,也就是说金融业对济南的“钱袋子”贡献很多,增加值和税收都稳居济南首位。金融机构和存贷款余额占山东全省的比重接近1/5,拥有银行机构45家,证券公司27家,保险公司84家,上市公司达到32家,特别是新三板的企业有104家,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济南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纳税行业。这些都为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基础。

“济南正在建设一个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入驻金融商务区的企业,还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金融中心入驻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王文涛说,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我们急需形成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层面科学判断,需要对依据及目标效应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济南市‘问道’专家,期待借专家的智者和思想,启迪和帮助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本次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表示,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首先要认真分析全国性的问题和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找到短板,补短板。第二,要发展金融更多靠制度建设,新制度的建设吸引制度建设和金融投资,而不是用更多的补贴来补贴市场。第三是立足本地,吸取全国的经验教训,吸取前一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新阶段抓住要害、短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济南既有基础也有优势,济南区位优势很明显,山东本身的需求旺盛,金融人才也具有优势。郭万达建议济南打通金融和产业之间的循环,发挥产业发展引领的功能、培育要素交易市场,打造金融生态圈,培养金融人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建设金融市场,加大金融资产消费。

“山东是人口和经济大省,在金融创新方面也走在中国前列,但经济影响力并不强。为什么金融改革和创新都在山东出现,随后却没能让其发扬光大?”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则从中韩自贸区为山东、济南带来的新机遇、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小康社会与普惠金融、地方债务重组与PPP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前景。

在当天的论坛,樊纲、曹远征、何杰等专家还同齐鲁银行董事长王晓春、中泰证券总裁毕玉国、浪潮集团总裁王茂昌围绕济南区域金融中心跨越发展进行了对话。

据介绍,“问道”济南区域金融中心2016论坛由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山东省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及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县(市)区金融办、驻济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约400余人参加论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