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 联合国官方拒绝承认

作者:李智 来源:中国网
2016-07-13 17:17:04

中国网新闻7月13日讯 (记者 李智)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公布了仲裁决定,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联合国:“临时仲裁庭”跟我没关系

7月13日,一条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揭秘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官方发微博撇清与“临时仲裁庭”的关系。来源:联合国官方微博

联合国表示,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位于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这座建筑由非营利机构卡内基基金会为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建造。联合国因使用该建筑每年要向卡内基基金会捐款。和平宫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设仲裁法院,不过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

而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更是由上文提到的“另一‘租客’”常设仲裁法院临时提出的仲裁员组成的。7月13日上午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为各国记者做了详细介绍。

他强调,此“临时仲裁庭”非国际法庭,与位于海牙联合国系统的国际法院毫无关系,它与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PCA)也不是一个系统,这个“临时仲裁庭”只是在庭审的时候使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大厅。

正如中国外交部和联合国官方所说的,该非法设立的“临时仲裁庭”绝不是国际法庭。

国际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又称海牙国际法院,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机关,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并就正式认可的联合国机关和专门机构提交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

“临时仲裁庭”的幕后黑手:柳井俊二

揭秘南海仲裁案

“临时仲裁庭”幕后黑手柳井俊二。资料图

非法设立的“临时仲裁庭”作为一个“租客”,不仅企图鱼目混珠,还暗含政治操作。

“临时仲裁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除了菲律宾自己指定的仲裁员——来自德国的沃尔夫鲁姆教授,其他4名仲裁员均是由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指定的。

柳井俊二现年79岁,在日本外交部门工作40多年,曾任日本外务省次官和驻美大使,2005年成为国际海洋法庭法官,2011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海洋法庭庭长。

柳井一直被认为是日本右翼鹰派人物的代表,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核心智囊,是日本推进修宪和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的法律推手。他在协助安倍解除集体自卫权、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刘振民强调,多方消息证明,“临时仲裁庭”的组成完全是柳井俊二操纵的,而且在后来“临时仲裁庭”的运作过程中,他还在施加影响。

五名“仲裁员”:有偿服务

联合国负责支付真正的国际法院法官和海洋法法庭法官的薪水,目的是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公正性。但是以上这五名法官挣的是菲律宾的钱,刘振民透露,可能还有别人给他们钱,“临时仲裁庭”在提供有偿服务。

根据“临时仲裁庭”书记处公布的消息,五人“临时仲裁庭”成员包括:托马斯 A 门萨(加纳籍);让-皮埃尔 科特(法国籍);斯坦尼斯瓦夫 帕夫拉克(波兰籍);阿尔弗雷德 H.A. 松斯(荷兰籍),吕迪格 沃尔夫鲁姆(德国籍)。

1945年签订《联合国宪章》时,有一条明确指出“国际法院的组成必须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国际海洋法法庭成立时也有这个要求。目的就是确保以后的法庭有代表性、有权威性。

国际法院与国际海洋法法庭有中国法官,常设仲裁法院也有中国的仲裁员。但是这个“临时仲裁庭”的五位成员没有一位来自亚洲,更不用说中国,人们不禁要质疑他们对亚洲和南海问题的了解程度与判断力。

揭秘南海仲裁案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认为,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前任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谓裁决,目的是企图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的网友“10巴掌”更是在联合国官微留言,讽刺“临时仲裁庭”是“三甲医院里外包出去的莆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