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高位借势再创优

作者:吴晋斌 来源:农民日报
2016-07-18 07:30:00

山西省明确的山西杂粮种植的方向和任务指出,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红芸豆、绿豆、酿造高粱、马铃薯、专用玉米(甜糯)等8种优势杂粮,争取2016年度全省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总产达到200万吨。

十二五期间,山西小杂粮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500万亩的种植规模上,约占全国杂粮面积的1/10,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的1/3;杂粮总产量220万吨左右,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5。该省审定杂粮品种103个,其中豆类39个、麦类20个、黍类24个、薯类3个、高粱17个。

特别是近两年来,山西在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农机和农艺深度融合等杂粮种植的先进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山西省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已渐形成: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和晋西北地区的优质小米基地,晋西北地区的优质马铃薯、杂豆基地,管涔山及周边县区的优质燕麦基地,雁北地区的优质苦荞基地,晋中地区的优质甜荞基地,晋中盆地的专用高粱基地,忻定盆地的专用玉米基地已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产业化开发已现雏形。“岢岚红芸豆”“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小米等已成为山西省优质杂粮的代表走向了世界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撑产业。

2015年起,农业部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山西省有60多个县列入“镰刀弯”地区,主要任务是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要重点发展杂粮杂豆。

2016年山西省将在晋西北重点推广谷子地膜覆盖穴播技术100万亩;晋中盆地重点推广高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20万亩;晋北重点推广燕麦“一早三改”技术5万亩、燕麦“两深一浅”技术2万亩;荞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2万亩;晋南重点推广复播大豆防缠绕沟播技术5万亩。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山西的杂粮面积将要发展到1600万亩以上,总产245万吨。细化的指标是,亩产单产提高20%以上,优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商品率达到70%以上,努力建成“全国优质杂粮开发示范基地”。本报记者吴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