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第一书记”眼中的光伏扶贫

作者:张冠超 来源:山东商报
2016-07-25 14:29:00

杨成宝是山东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另一个身份是菏泽成武县九女集镇东张楼村的省派“第一书记”。在上周末举办的力诺瑞特第二届“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高峰论坛上,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以来,找他洽谈“光伏扶贫”的企业已不下5家,而周边村子也都开始大量上马光伏项目。采访中杨成宝认为,目前光伏扶贫还有两个“坎”,一是银行面向贫困户的直接贷款难,二是补贴政策还存在不确定因素。

所谓光伏扶贫,即在贫困农户屋顶安装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发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国家给予20年补贴,两项收入都打到扶贫对象个人账户。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光伏建设实施方案》,我省计划在1000个行政村推广。

杨成宝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力推光伏、旅游、交通三种扶贫方式,其中光伏扶贫具有“兜底”意义。“村里部分贫困户根本没有劳动能力,扶贫项目无法对接,而光伏扶贫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项目建好就会有稳定的收入。”

据了解,张楼村今年投资17.6万,集中建设了22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收入将用于补贴村里的12户贫困户,每户一年可收到接近3000元“分红”。而周边的10多个村子也都在建扶贫电站。“今年光伏企业都开始下来找村委会,光找到我的至少就有5家,村里也是在货比三家。”

谈及当前光伏扶贫面临的问题时,杨成宝认为银行贷款仍是最大的坎。“现在的光伏扶贫主要是村委会用财政补贴的扶贫款来一次性建设光伏电站,但补贴毕竟有限,要想让光伏发挥更大的扶贫作用,最终还是要建设到户,不过让贫困户一下拿出几万元的初装费并不现实,这就需要银行的贷款帮助。”

杨成宝表示,光伏扶贫具有稳定的收益,以户均3000瓦的装机容量计算,约5.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但他坦言,目前银行并没有针对单个贫困户提供抵押贷款的意愿。他建议,国家应抓紧研究出台针对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配套金融政策。

此外,杨成宝还告诉记者,光伏电站回收期与并网电价直接挂钩,此前供电局给予的并网电价是1.03元/度,但今年下降至9.8元/度。他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确保光伏扶贫补贴的持续和稳定性。记者张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