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球科技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6次重组均告失败

作者:吴海飞 来源:羊城晚报
2016-08-27 15:10:00

近期,慧球科技因爆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开叫板上交所等问题备受市场关注。昨日,在被强制停牌后慧球科技又收到来自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目前,该公司信披已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甚至董秘和证券事务代表都没有任职资格,董事长则经常“玩失踪”。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系列罕见情况背后,是多个利益方对这家股权高度分散的壳公司控制权的激烈争夺。

信息披露一再失控

昨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已对慧球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立案调查。慧球科技公告称,已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或许出于担心该公司连这份被调查公告也不进行披露,上交所还特意发出监管工作函,督促其立即披露。

近期,因信息披露工作一再失控,慧球科技屡遭上交所问询。据了解,今年7月28日,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增持慧球科技达4.999978%,触发权益变动披露义务,并通知上市公司要求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但慧球科技一直以瑞莱嘉誉持股未达5%为由不予披露。实际上,依据2012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十六条规定,股东持股达到5%的取值范围为该比例的前后一手。因此,上交所在8月15日通报中称,8月4日、8月8日已向慧球科技发出监管函件,明确告知计算5%权益变动的适用规则,但慧球科技仍然拒不披露。

此外,慧球科技原董事长顾国平所持股份现仅占公司总股本的1.8%,其本人也已辞去公司董事职务,但上市公司仍披露并认定顾国平为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均不具备任职资格,董事长也不能与上交所保持有效联系。8月8日,因慧球科技信息披露违规,上交所已暂停其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其相关公告需接受上交所事前审核。但在8月17日收盘后,慧球科技仍通过信息披露业务系统提交拟对外发布的公告。监管部门经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但公司未按监管要求进行修改。当日晚间,前述公告(未予修改)的主要内容在股吧出现,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8月18日上交所被迫对慧球科技实施停牌。

6次重组均告失败

调查发现,一系列罕见信批“状况”背后,是围绕慧球科技这家股权极度分散、主业丧失盈利能力的壳公司控制权的角逐。在2008年2月至今的6年半时间,股权高度分散的慧球科技先后公告了6次重组计划,均因种种原因宣告失败。

目前的乱象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底。2014年11月顾国平通过和熙成长型2号基金从瑞尔德嘉手中购入北生药业(慧球科技前身)1500万股,在持股比例为3.80%的情况下成为了北生药业的“主事人”。2015年10月-12月,顾国平利用杠杆资金大幅增持公司股份。其中,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和熙2号基金、华安汇增1号、华安汇增2号、华安汇增3号及德邦慧金1号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71.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79%,成为第一大股东,继续被认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后顾国平两次尝试注入资产进行重组,均告落空。在今年因熔断发生股灾3.0情况下,慧球科技股价开启新一轮下跌,顾国平因未能及时补仓,不断出现持有慧球科技股份的相关资管计划与其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根据慧球科技7月19日晚间公告,顾国平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共持有公司股份仅为1.8%。在股权比例减少、资产注入失败之后,7月18日,公司董事长顾国平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随着顾国平持有慧球科技股份被平仓,瑞莱嘉誉开始扫货。从慧球科技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书看,7月21日-7月28日,瑞莱嘉誉以平均15.17元/股的价格,购买慧球科技1973.96万股,持股比例达到4.999978%。此后进一步增持股份至7.5%的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慧球科技8月9日公告称,聘任匹凸匹前董事长鲜言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据了解,鲜言被市场称为“最牛证代”。有传言称其实际上已控制了慧球科技。顾国平也对媒体表示,其不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不过慧球科技仍将其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认为,慧球科技的这些行为,已严重侵害其全体股东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