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中国做对了什么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4-09-09 00:31:00

  三种经济增长源泉与国际竞争力框架

  如果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样一个演变,首先可以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斯密增长,即基于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或商品贸易收益的增长;二是熊彼特增长,主要强调来自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的增长;第三种为奥尔森增长,即源自于制度创新的增长。这三种增长在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从国际竞争力框架的角度看,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和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提出“三阶段、十二根支柱”的框架。“三阶段”为要素驱动阶段(人均GDP小于2000美元)、效率驱动阶段(人均GDP3000-9000美元)、创新驱动阶段(人均GDP大于17000美元)。“十二根支柱”为制度安排、基础设施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健康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度、技术推广及应用、市场规模、企业成熟度、技术创新能力。

  要素驱动阶段由四根支柱驱动——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基础教育。中国上世纪80、90年代能够取得很好的发展,其中制度改革、基础设施的先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效率驱动阶段,即中国目前身处其中的阶段,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度、技术推广及应用、市场规模发挥着很大作用。

  创新驱动阶段,即当人均GDP大于17000美元的时候,企业的成熟度,技术创新能力则成为很重要的因素。

  放眼海内外,“制度”是国家之间竞争力高低的首要及关键。具体观察一下,改革开放是中国巨变的核心要素。在整个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框架里,经济发展分为总量和质量。总量是指生产力,质量则由竞争力来衡量。改革一方面释放了存量要素(资源、资本、人才)的供给潜力,提升了要素的组合效率;另一方面,激发了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开放的作用则在于引入了国外的生产力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管理),同时在需求端构建国际消费市场,向国外出口产品并加入全球经济分工和循环。

  改革开放成效的初步解释和分析

  结合西方经济发展的三个动力源泉、竞争力框架以及新供给的观点,笔者将从若干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过去30多年中国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有哪些原因保证中国实现了很好的发展。

  1、历史底蕰。中国是具有5000年悠久文明史的国家,秦汉唐宋以及明朝中期之前,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及科技、教育等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能够“以史为鉴”。

  2、文化优势。中华文明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改革精神;“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和平世界主义的天下世界观;儒家倡导的“入世”、务实理念,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情怀等;勤俭;重视储蓄;重视教育;具有“强政府”传统。

  3、理论先行。通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解放思想”,中国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基于国情特征和持续的实践总结,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处于比较有利的地理位置。中国在亚太处于适中位置,陆海兼具;国土所处纬度大体在北纬20-60度,与美国类似,气候较适宜;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及全部处于国境内的长江、黄河。明朝中期以后大部分时间实行禁海政策,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来自海洋方向的美日蒋台威胁,沿海不敢发展工业,且海外贸易难以实施;改革开放后的沿海开放政策,促进了沿海发展,再带动中西部发展。

  5、“一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等,此外,前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奠定了工业化的基本框架。

  6、改革制度。通过制度改革突破思想樊篱,废除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农村、政府、投资、物价、国企、财税等全方位改革,由“政府配置资源”过渡到“市场决定”,大大提升了要素供给效率和“组合效率”。

  7、开放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地区开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抓住全球产业大转移和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入WTO,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

  8、制定战略规划。提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三步走”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制定“五年计划或规划”;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

  9、营造有利国际环境。1979年正式与美国建交,获得最惠国待遇;与日本建立了较友好关系;中苏关系缓和。从欧美、日本、港台及世行、亚行获得资金、技术;派出大批留学生。

  10、营造有利的国内发展环境。文革后,人心思定,人心思变,有利改革和发展;解放思想,畅通言路;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不争论,不折腾。

  11、建设强有力的各级政府。改革开放后,中央在“放权”的同时,推动形成了有利于激发地方活力和积极性的财税管理体制;由职业“政治家”及专业化公务员组成的各级政府,治理能力较强,构建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12、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有利于生产要素流动、商品贸易便利化的高质量铁路、公路、机场、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降低了“工业化”、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流、物流成本。

  13、人口红利(人口总量及良好教育)。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高出生率壮大了青少年总量;良好的基础教育体系保证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工素质,满足了工业化的需求,支撑了高储蓄继而支撑城市化所需的高投资;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14、农村改革及城市化、工业化。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及乡镇企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发展;不断深化的城市化、工业化,带动了就业,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15、形成混合所有制格局。通过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发挥了国企充当宏观调控工具、应对危机、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等积极作用。

  16、具备超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中国是个国土面积大、人口达13亿的大国,每个省的规模类似国际上“中小国家”,通过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可将具有关税、高交易成本的“国家间”贸易转化为无关税的、低交易成本的“国内贸易”,并形成规模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

  17、初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持续改革,中国已构建了由“一行三会”监管,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机构组成的现代金融体系,并建立了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等世界级的金融市场。

  18、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文革后恢复了高考;上世纪80年代初,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19、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企业家团队。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发展及“个体户”,奠定了企业家团队的基础;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后的“下海潮”,催生了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

  总的来说,中国过去35年的成功发展的关键,是因为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