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重大改革措施将密集面世

来源:腾讯财经
2014-12-08 09:45:06

  备受关注的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明天(12月9日)召开,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框架即将明确。

  2014年的中国经济“跌宕起伏”,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前景不甚明朗背景下,决策层在年度交替的关键节点上讨论明年的宏观政策基调、经济增长目标以及重点推进的改革措施,结果令人期待。

  在定调明年宏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前,上周五(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明确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至此,中国2015年经济路线开始揭开神秘面纱。

  综合媒体近日报道来看,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已经成为官方和各大机构的共识,目前集体能接受的底线为7%,明年中国经济将迎来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宏观政策亦将继续在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求平衡,稳中求进,并且偏向更积极宽松。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报道称,一位官方人士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架构将更为宏大,不仅将首次阐述和部署“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同时将落实“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节点”性质。此外,涉及外贸、金融、财税、民生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将密集面世。

  GDP咋定调?7%成共识

  备受关注的明年经济增速定调将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之一。上周五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腾讯财经注意到,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期,各种机构和海内外舆论对于中国明年经济增速目标的预测开始升温,而7%左右的增速目标成为多数专家和机构的“共识”。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明年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7.5%,不会低于7%,通胀目标在3%以下。

  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认为,明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没有完成。他预测,明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7%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在7%,实际增长会略高于7%,在7.1%到7.2%。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经济增长目标不能太高,这样才能给予结构调整和改革释放更大的空间;但也不应过低,以保障基本的发展和稳定需要。

  从统计局刚刚发布的11月部分数据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不少机构认为这种压力将会持续到明年。

  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一位智囊人士认为,今年完成7.5%的GDP目标非常吃力,明年不必再戴上这个“紧箍”。无论从就业目标还是两个“2020年目标”来看,只要保证7%的增长速度就能完成任务。

  分析人士指出,下决心深化改革的中国政府,不会纠结于GDP小数点后的变化,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促改革、调结构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这种更加注重质量而非速度,并且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的更加优质的增长,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真正需要的。

  因此,明年经济目标的设定无论是多少,都应该是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新常态”的反映与适应。

  对此,曹和平表示,从8.5%—11.5%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5%—8.5%的增长区间过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他分析说,新常态能够兼顾三个平衡,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这三个平衡会做的更好,而这也是新常态下转型的合理性。

  改革咋深入?长远战略进入落实期

  面对过去一年多来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的应对之策并非实施大规模刺激,而是向改革要动力,不断推进金融、国企、财税等关键领域改革,同时将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相结合,使经济平稳运行。推出的“降息”等货币政策组合拳,也是本着为经济合理增长添动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腾挪空间的初衷,扮演改革“助推器”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需求结构、总储蓄与总消费、银行贷款占比、区域结构等七类结构参数看,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报告认为,2014年是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明年新常态开始步入攻坚期,也将是进一步推动结构调整机遇期和窗口期。

  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依靠财税、金融和政府职能的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是最大红利所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重点或将着眼于结构转型、环境问题以及社保、医保、户籍等领域的深层改革。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明年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有利于稳增长”的改革,包括放松对公共服务的管制、户籍改革、扩大社保覆盖面、农地流转等。

  对于明年的改革进程,汪涛表示,金融改革步伐预计将重新加快,2015年可能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鼓励成立更多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政府行政审批改革中,预计可能的改革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户籍改革、进一步扩大养老和医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公共事业和服务业的门槛、加快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

  此外,瑞银预计价格改革、国企改革步伐加快,财税改革继续。

  5日举行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这其中,更具有国际战略意义的“一带一路”备受关注,并被认为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头戏”之一。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微博)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中长期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因为这一战略意味着我国大国外交将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同时区域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有分析人士称,“一带一路”初期的基建发展计划符合短期经济利益;长远来看,这也是通过资本输出消化自身的过剩产能,并拉动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咋调整?“稳中求进”基调不变

  在“新常态”成为共识后,未来中央政策的走向被认为将有新的变化。5日的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具体来看,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相比往年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才明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此次中央政治局提前定调,将有利于明确和稳定社会预期。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赵锡军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此次会议如此强调新常态,非常清楚地告诉人们,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经济一下行就赶紧刺激”的老路,充分表明了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心和信心。

  上月央行启动两年来首次降息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明年可能会出现多次降息。而基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稳健”信号,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连续多次降息的可能性不太会有,但为了适应存贷比的调整,降准的可能性很大。

  申银万国近日发布最新宏观研究报告称,展望2015年,从方法论上看,仍然是守住底线,加速转型,政策制定者仍需要在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求平衡。尽管经济增长率会回落到7.2%左右,但是由于最坏的情况基本上已成过去,总体情况将好于今年。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明年的政策基调预计仍将兼顾保增长、防风险、调结构和促改革。

  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汪涛称,中国决策层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赤字率可能会小幅扩大)和“稳健”或“中性的”货币政策(表明信贷不会大幅扩张)。中国央行将积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包括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时降准,以及放松贷存比,并进一步降息,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条件被动收紧。

  中金认为,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 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3000亿左右,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上升。货币政策方面,中金称,随着未来通缩风险上升,货币政策趋于放松,货币政策将更多地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腾讯财经综合)

  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顾:

  ●2013年

  12月10日至12月13日

  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2年

  12月15日至16日

  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2011年

  12月12日至14日

  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