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媒盘点近三年汽车业发展 称将受惠伊核临时协议续签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4-12-11 21:04:00

  伊朗《财经论坛报》12月10日发表Zap Kalb的评论文章称,在大部分人对伊核谈判延后失望之余,作为伊朗最大非石油产业的汽车业,将从为期7个月的临时协议续延中获益。

  历数三年汽车业发展得失 制裁加剧险致行业崩溃

  文章称,今年11月,伊工矿贸易部副部长宣布国内汽车产量在本伊历年上半年(3月21日-9月22日)增长72%,实现产量610,000辆。这一强劲增长率与对伊制裁缓解密切相关。在2012年制裁加剧之前,伊朗汽车产业发展比目前要好得多。2011年,伊朗全年汽车产量为160万辆。此外,该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伊朗Khodro公司还向25个国家出口汽车,并在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叙利亚、委内瑞拉、塞内加尔和伊拉克建有组装生产线。

  制裁加剧后,外国资本和投资撤出,伊朗国内汽车业生产几近崩溃。据标致206生产线负责人Farzad Mansouri说,当标致一开始离开的时候,生产全部停止,直到一年后,伊朗才能够自己生产配件,现在已经具备了独立生产能力。

  法国车企雷诺和标致在2011年分别卖出1000,000和45,000辆汽车。这些车很多是在伊朗与其本地合作伙伴生产的,其中雷诺与ParsKhodro(是Saipa的一个子公司)、Saipa以及IKCO合作,标致与IKCO合作。在制裁加剧后,这两家公司突然撤出,伊朗国内合作公司只能在没有外国经验和技术的情况下自己生产汽车。伊历2012年,伊朗全国汽车产量仅有920,000辆。在2013年,这一数字降低至626,110辆。

  不仅仅是供应方出了问题,由于里亚尔的快速贬值,导致汽车价格在短短几年内上涨了几乎三倍,需求随之急剧萎缩。Saipa和伊朗Khodro公司作为伊朗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盈利空间下降,债务大量累积。根据伊朗汽车产业协会有关人员介绍,这两家企业正在尽全力解决债务问题。

  同时,需求低落使得大量伊朗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破产或改行。根据伦敦《金融时报》的一份非官方报告,这些零配件商家的累积债务预计在40亿美元左右。

  伊朗新规促技术转移 外商撤出亦能独立生产

  文章称,从目前情况来看,汽车产业和伊朗政府已经从此前的经验中汲取了教训。鲁哈尼政府今年10月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规定,其中涉及技术转让和资金投入。新规定实施后,如果外国公司再次突然撤出,伊朗将有机会独立开展产品的生产。

  从去年的制裁部分取消之后,法国公司非常希望重新恢复运营,现在雷诺和标致已经开始返回伊朗市场。在实施更严格的投资要求之后,外方公司能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在本地制造公司中持有更大的股份。例如,IKCO和PSA标致公司已经达成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伊朗生产标致301和2008型号。这两家公司在新公司中持有同等股份。此外,Pars Khodrode正在与雷诺公司密集磋商,向其转售Saipa公司在该公司74%股权中的20%股权。伊朗政府愿意改变Saipa和IKCO公司的股份结构。最明显的信号是批准允许外商投资在本地公司持有大股份(51%)。

  伊朗汽车制造商在本土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同时也在寻求拓展区域合作,增强其海外销售。近期,Fars新闻社报道说伊朗Khodro计划向俄罗斯出口10,000辆汽车,并希望未来实现将其产量的三分之一放到国际市场销售。伊朗汽车在若干非洲国家生产。根据Press TV消息,Saipa与尼日利亚汽车制造商签署了在该国生产汽车协议。IKCO已向伊拉克出口20,000辆汽车。

  为消除贸易费率障碍,伊朗政府在查巴哈建立了经济自贸区,并支持其成为该国第三大汽车制造业集中地。该国对其汽车业发展充满信心。伊朗工矿贸易部长Mohammadreza Nematzadeh在今年10月份要求汽车厂商今年实现120万辆的生产目标。

  文章认为,对伊朗汽车产业来说,最大的障碍不是制裁。制裁取消后,政府将面临更大的降低超高汽车关税(目前为90%)的压力。目前伊朗汽车业创新不够,使得其在与外国企业竞争中面临劣势。最明显的是,中国车企借助更密切的双边关系而进入伊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