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尼泊尔首相称政府对第二次强震没有准备

来源:参考消息
2015-05-15 09:45:14

  【延伸阅读】尼泊尔地震亲历者90后山西女孩归国后的爱心接力

  

美媒:尼泊尔首相称政府对第二次强震没有准备

  

  马荣为尼泊尔灾民免费发放鸡蛋。 马荣提供 摄

  

美媒:尼泊尔首相称政府对第二次强震没有准备

  

  在尼泊尓震后灾区树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参与救灾。 马荣提供 摄

  中新网太原5月8日电 题:尼泊尔地震亲历者90后山西女孩归国后的爱心接力

  作者 任丽娜

  出生于1990年的山西女孩马荣,亲历了4月25日的尼泊尔大地震,这名地震中的幸运者,在尼泊尓震后灾区树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参与救灾,如今归国后的她,仍然心系灾区,积极奔走为尼泊尔灾民募集应急物资。

  8日,尼泊尔“4·25”大地震发生第14天,已知遇难人数逼近8000人,万余人受伤。8日,归国后的马荣依然不肯停下为灾民服务的脚步,为在山西省会太原举行的“情系尼泊尔爱心捐赠”大型公益活动而忙碌着。

  马荣说,“灾后重建需要时间,雨季快要到了,尼泊尔的灾区最需要帐篷,篷布,毛毯,衣服,医药,尤其是那些孩子们,更需要帮助……”

  回忆地震时刻,马荣仍记忆犹新。尼泊尔“4·25”大地震时,马荣正在加德满都中华饭店餐饮部中华食府3楼准备吃午饭,忽然发现停电了,曾是电工的她立刻往楼下跑去查看原因。当她走到一楼出口时,看到很多人一边慌乱地大喊“地震了!”一边往街上跑。

  当马荣跑到街头,已经看到很多人拥挤着往前走,此时她感受到身旁的建筑开始剧烈地摇晃,持续约2分钟。

  地震后,马荣身旁的房屋围墙已经倒塌,一根电线杆就在马荣的面前轰然倒下,砸在了一辆汽车上。幸免于难的马荣与惊慌的人们开始朝着新皇宫前的大片空地跑去。在异国他乡遇到地震这样的天灾,长着中国面孔的人们本能地相拥在一起,拉着手前行。

  在新皇宫的空地上等候大约1个小时后,通信恢复,马荣通过手机上网才知道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考虑到钱、衣服等物品还放在酒店房间,马荣不得已返回中华饭店。

  回到酒店后,马荣与震后遇到的几位中国同胞商量,“我们还活着,我们必须做点什么。”饭店老板皇晓兵找来两面中国国旗,用A4纸打印出“志愿者”、“救援队”等字样,粘贴在国旗上。

  马荣一行的志愿者队伍每人捐出约三千元人民币作为公款后,扛着中国国旗去受灾最严重的杜巴广场参与救援,将采购的大量食物、瓶装水为地震灾民免费发放。

  面对马荣等人的善举,灾民们对着在废墟上飘起的五星红旗充满敬意和感激。“虽然语言不通,但所有的人都对我们敬礼,包括当地的警察。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我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自豪。”马荣说。

  马荣事后才知道,他们是地震后第一批自发组织起来的当地华人志愿者队伍,是他们举起了震后在加德满都灾区飘扬的第一面中国五星红旗。

  随着中国同胞陆续回国,4月29日,马荣踏上归国之路。虽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马荣的心依然还留在尼泊尔震后满目疮痍的土地上。

  归国后的马荣通过山西晋商资源俱乐部,策划举行了8日的“情系尼泊尔爱心捐赠”大型公益活动,为尼泊尔灾民募集大量的地震急用物资。此次活动募集的物资将通过山西省红十字会运送到尼泊尔政府,直接送到尼泊尔人民的手中。

  马荣也曾抱怨自己没能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在地震发生后,她终于知道,那些物质的东西是那么微不足道。她说,“我还活着,健康地活着,并且能够去帮助别人,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完)

  (2015-05-08 18:57:02)

  武警水电八支队参加4.25尼泊尔地震抢险记事

  【延伸阅读】武警水电八支队参加4.25尼泊尔地震抢险记事

  翻越唐古拉山(海拔约5220m),路面结冰严重,正组织绑防滑链。

  日喀则:水电官兵向您报到!

   ——武警水电八支队参加4.25尼泊尔地震抢险记事

  新华网消息:武警水电八支队第四梯队14名勇士,自4月27日13时起程,携带5台后勤保障车,经过7个昼夜“人歇车不停”,一路从重庆出发,越过秦岭、翻过唐古拉,经重庆、四川、陕西、甘肃、青海、西藏6省,驰骋3800余公里,于5月4日凌晨5时,将救灾一线急需的一批专业后勤装备送抵西藏日喀则,159小时的不眠不休、艰难跋涉,他们用实际行动向西藏受灾同胞勇敢的喊出:“日喀则,我们来了!”

  时间就是生命,保到位就是保胜利!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造成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18个县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基隆、聂拉木、定日3县成为重灾区。当地藏族同胞的生命安危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作为应急救援国家队一员,武警水电八支队官兵闻灾而动,第一时间从西藏、重庆、四川等多个方向,挑选有地震救灾经验的老兵,携带专业救援装备,兵分多路向日喀则灾区集结。

  4月27日,李建平支队长率第一梯队救灾人员乘飞机,于上午9时抵达灾区,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勘察灾情。

  4月28日,第二梯队西藏方向60余人,由副支队长 带队,携带重机装备20余台/套,穿越100多公里崎岖蜿蜒、悬崖峭壁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翻越雨雪交夹、泥泞曲折的高海拔雪山,经过7个多小时火速驰程,飞奔500多公里,是先期抵达目标营地的第一批救援官兵。

  4月30日,第三梯队加强一线指挥、处置堰塞湖险情的专家级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测量工同其他专业救援官兵一起,直抵日喀则吉隆堰塞湖,进行现地灾情勘察和抢险指导。

  灾区人民在召唤,我们不能等!

  灾情发生后,支队王长山政委组织召开了抢险救灾动员大会,指示全部队做好一切救灾准备。要求立即收缩兵力、停止人员休假,加强战备准备、随时保障一线。广大官兵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向中队党支部递交请战书、申请书。垒起来足足半米高的请战书,是官兵们内心发出的急切盼望:“灾区人民在召唤,我们不能等”。

  列兵姜博文第一个冲进队部办公室:“报告!指导员,要求参加抢险突击队”,姜博文话音未落,“还有我!”上士卓猛、夏振军又紧跟着进来,“指导员,我们参加过汶川抗震,让我们去吧!”动员会后,各个中队的队部都排起了长龙,被围的水泄不通,都是来递交申请书的战士们。

  3800公里青藏路,3800公里的歌!

  根据联指指示,由于前线需要,需紧急调配一批后勤装备补充一线!为了尽快将所需装备送抵前方,五中队邓昌奇队长和他的小分队,经历了一次3800公里“不能停止”的艰难跋涉。

  接到任务后,邓队长二话没说,抽点全中队最有驾驶经验的精兵强将组成特别小分队,跳上车就开始了这趟不凡的征程。时间是那样的紧迫,早一分到达前线,就能更及时保障一线救灾,邓队长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人歇车不停,两人一组交替开行,备用驾驶员随时接替出现异常情况的人员,全程保持通讯不间断,出发!”这是邓队长下达的开进命令。

  从重庆到西藏日喀则,沿青藏线,途经6个省,绵延3800余公里,需要翻过百里秦川、海拔4415米的五道梁和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还有长时间的无人区和雪山高原行驶,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5月天,内地已经到处山花烂漫,可让老驾驶员上士彭成伦没有想到的是,青藏线上放眼望去大雪皑皑,荒无人烟,这已经是长途行驶的第四天,眼前的一切不禁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这时对讲机里传来邓队的声音“兄弟们,看到这片大雪覆盖的地方了吗?这里曾是我们奋战过的青藏铁路五道梁!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谁都知道这是当年吓唬新兵的一句话,“我给你们来一首韩红的《天路》怎么样?看我飚的上去不?”这时又一个声音说道“队长,你歇着,人家唱歌要钱,你唱歌要命,还是我来吧!”顿时所有驾驶室里都传出了爽朗的笑声,几天来的疲惫全都洒在了雪域高原上。在翻越唐古拉山时,由于道路积雪行驶缓慢,加之强烈的高原反应,人人出现眩晕、呼吸急促、头痛欲裂,征程到了最艰难的时刻,邓队又拿彭成伦调侃,“轮(伦)子,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哪儿吗?让你喘三分钟,想想再告诉我”,彭成伦还一脸茫然的时候,队长笑着说“我们在唐古拉山顶的……”“队长你先别说,我还喘会儿……”又是一阵笑声。

  就这样,一路征程一路歌,经过五道梁,翻越唐古拉!淌过那曲河,再绕过拉萨城!后勤特别小分队经过7天6夜,行程3800多,最终于5月4日凌晨顺利抵达西藏日喀则前线营地,中士赵高翔一句不经意的话,道出了所有人这些天最大的心声:“日喀则!水电兵向您报到!”(万发龙、师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