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壶背后的“匠人气质”

来源:新闻晨报
2015-07-30 07:24:06

  原标题: 日本铁壶背后的“匠人气质”

  曾在日本生活三年有余——随夫。儿子到日本留学,时不时打“飞的”赶去当“免费保姆”——从子。喜好绘画、茶艺、香道,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悟。

  今年暑假我计划和儿子去日本京都和奈良旅游,一位朋友获悉后,要求“代购”壶——南部铁壶、铸造铜壶和手工银壶。

  从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算起,我给朋友们带过无数“舶来品”,但买“壶”这样的任务,我还是第一次接到。说实话,我只是听说有这样的物品,但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卖。

  到了京都,“壶”成了我的心事。逛商场游景点,都不忘找壶。

  清水寺前有一条非常有名的商业街,以前只记得街上有扇子、筷子、珠子等,这次由于心中有“壶”,才发现原来还有大量的卖京都烧杯子等瓷器的店。我们走进其中一家瓷器店,竟“偶遇”一面墙的铁壶。那一面墙的展柜上都是各式铁壶,还有铁壶加杯子的三件套,个个精致漂亮。

  “妈妈,可以送货唉,可以直接送到中国唉!”儿子看着墙上的广告牌高兴地说。

  真的哦,不用担心行李超重了。

  “妈妈,为什么有的壶里有滤网,而有的没有呢?”儿子有了重大发现。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一位年龄偏大的男性营业员上前询问。

  “这两种铁壶有什么区别呀?”

  “一种有滤网的铁壶里面加了涂层,类似于不粘锅。优点是不易生锈,缺点是不能直接加热;另外一种没有滤网的铁壶,优点是可直接在煤气灶上或电磁炉上加热,能释放对人体有益的铁离子,缺点是易生锈。简单地说,有滤网的是茶壶,没滤网的是水壶。”

  “那,为什么有的壶底座大,有的小;有的壶几千日元,而有的壶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日元呢?”

  “底座大的壶是用电磁炉加热的,底部大而薄,受热快且均匀;底座小的壶是直接在煤气灶上加热的,底部相对厚一些。铁壶在一万日元左右的是借助机器加工的,在十万以上就是全手工制造的,如果是名人制造就要到几十万的价格了。此外,手工做铁壶难度大,生产条件差,年轻人都不愿学,生产量就不足,价格也就相应提高了。”

  原来铁壶还有这么些学问!

  “铁壶的制造相对复杂。一个好的铁壶,关键是看它的提手。好铁壶的提手是空心的,加热后不容易烫手,但空心又有圆弧的提手手工制作有很大的难度。一般的铁壶,提手是实心的,加热后铁传热快,不能直接用手去拿。”

  “那有没有铜壶和银壶呢?”

  “铜壶没有,银壶有,但要定制,时间约一年左右。银壶的价格高,喜欢银器的日本人一般只是购买镀银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且不易氧化发黑。纯银壶易氧化,不太建议高温加热。铜壶有软化水质的功能,但日本是软水,铜壶的市场需求不大,所以在日本生产的量很少。”

  “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可以带你们到后面的工厂去看看。”

  太好了,刨根问底,竟然赢得了参观的机会。

  穿出店堂,往小弄堂里走了一百米不到,就到了工厂,实际就是一个原始小作坊。一进车间,热浪扑面而来。一个炉子,一个铁镫子,一个铁榔头,就是简单的这几样工具,两位看上去六十出头的老人在炉子边敲敲打打。现场又热又吵,难怪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听说我们是从中国远道而来,专门来买壶的,两位老人停下手中的活,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满头的汗,招呼我们在旁边有风扇的地方坐下,热情地为我们做了演示。由于老人的日语有很严重的口音,加上旁边风扇的呜呜风声,我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介绍,只能大致猜测是说了“日本的匠人气质”。

  日本的“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手艺有高低,职业无贵贱——无论你是铁匠师傅还是顶尖文豪、世界级设计师,除身份的“外壳”不同外,其内在的核心气质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叫“匠人”。在日本,对于一个行业的顶级人物,可以称其为“巨匠”。一个“匠”字,已然深入骨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