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以来对金融风险管控渐入“防汛期”

来源:每经网
2015-08-04 00:54:00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所释放的信息备受瞩目。毫无疑问,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是最重要的内容。此次会议传递出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中央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提高了警惕,认为“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要高度重视应对。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了7%的目标底线,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好局面,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第二,对经济金融风险的管控和关注度明显提高。会议多处用到“风险”一词,从上次政治局会议提到“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到此次提到“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说明中央对各类经济金融风险的防控越发重视,正如夏季对汛期的防洪抢险一般警惕。

  2015年,中国的金融风险与地方经济有很强的关连。地方经济困境加剧与多种形势有关:一是中国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地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下行;二是房地产业开始停滞或负增长,地方财政受到很大冲击,债务压力明显加大;三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融资日益困难;四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基础资源行业遭遇困境,拖累地方经济下滑。地方经济遭遇的困境,使得各个地方的金融风险普遍加大。

  地方经济中的金融风险不是单一因素的改善就能够解决的,因此,从区域角度观察地方经济的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极为重要。

  地方经济、产业与债务问题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交织在一起。一旦形成风险,将会引发市场对地方经济金融风险的高度警惕。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央提高对风险管控的态度显然是意有所指。

  第三,未来宏观政策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毫无疑问,发展是依然中国当前的重中之重。如何抓发展?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值得注意的是,会议首次提出“更加注重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在诸多稳增长政策下仍然存在隐忧,既有可能是客观上经济形势不景气导致的有力难施,也有可能是主观上的懒政与不为。在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要求按“三严三实”做好经济工作,显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四,财政与货币政策会如何变化?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下半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到底何去何从?政治局会议着重强调了“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

  具体要点有: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采取务实有效的办法,引导消费、投资、出口稳定增长;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市场普遍认为,下半年的宏观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基调,财政政策成为下半年总需求回升的关键,宽松货币方向不变。财政政策要做到真正的积极发力,既包括稳增长投资和降税清费的“加力”,又包括财政存量资金的使用“增效”。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通畅,融资成本高居不下,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配置,下半年可能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重点转向促进信用扩张。

  (作者为《中国经济时报》社评理论部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