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更迭与文化传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6-04-19 08:22:56

  地名是重要的公共信息和文化载体,也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但近年来,一些地方轻易乱改地名,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消失,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损害,在社会上也引发较大争议。

  3月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开会,要求清理不规范地名,保护地名文化。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作家李辉先生,在微信公号“六根”连发三文,呼吁将安徽黄山市改回“徽州市”。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展开一场对城市改名现象的热烈讨论。

  我们采访了李辉先生以及著名学者葛剑雄,从文化和历史的视角,畅谈地名更换背后的学问。他们的观点建议,对于我们理性看待一些地方的更名乱象和地名“复古潮”,具有启发意义。

  地名认同让乡愁有落脚点

  记者:徽州更名黄山市已近30年,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再度呼吁复名徽州?

  李辉:1994年,我的家乡湖北将荆州与沙市合并为地级市,改名为“荆沙市”。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发表《可惜从此失荆州》,为舍弃著名历史地名荆州而打抱不平,呼吁恢复荆州地名。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两年后,湖北省政府颁布通知,宣布撤销“荆沙”名称,恢复了荆州地名。

  受到恢复荆州地名的影响,我想到了另一个消失的地名,这就是“徽州”。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近几十年来中国消失的地名中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鼎鼎大名的“徽州”被改为黄山市。1998年4月,我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并以笔名“穆紫”配发言论《珍爱历史文化》,呼吁恢复徽州之名,但那次没有成功。最近,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要求保护地名文化,我牵挂了十几年的“恢复徽州地名”情结,又被勾了出来。

  记者:在您看来,徽州比黄山这个地名好在哪里?

  李辉: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徽州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文化的代表。无论是徽派建筑、徽商、二百年前的“徽班进京”、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还是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批著名的徽州籍历史人物,都证明徽州是连接现实与传统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而黄山这个地名,仅从发展旅游经济的角度利用了黄山的知名度。但是,所谓黄山市,不过是一个黄山南部地区部分游客的中转站。距离黄山景区最近也要75公里的黄山市,实际上既代表不了徽州,也代表不了黄山。即使要发展旅游经济,徽州品牌并不一定比黄山要差。失却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旅游也无法真正发展起来。

  记者:确定一个地名,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李辉:1992年7月8日,民政部曾经召开过关于“地名”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会上专家们指出:“名山大川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已形成特定形象,不宜扩大其名称的指称范围,以避免造成名称的泛指、泛用,避免造成特定空间形象和地理区域范围上的名称混乱,现行政区名称无任何弊端,无任何不妥之处,且沿用已久,如‘泰安’之名,不仅是由‘泰山’派生出来,而且取名高雅,含义健康,不必改名为泰山市。”专家们的意见无疑是尊重历史文化,符合地名规律的。

  一个地名的更改,实际上是跟地方的传统和现实甚至未来的影响密切相关的,更改地名的前提是要尊重地名的历史文化的延续,其次,改这个名字必须要超越过去名字的影响力,才是比较合适的一种选择。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地名频繁更改的问题?

  李辉:有关部门应该让一批文化人和一批专家提前做一个预案,要不然很可能过三十年再看中国的地名,比现在丢失的地名还要多。保持一个地名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保存地方文化的稳定性。而这个稳定性,会慢慢地让一代的年轻人对地域文化有一种认知感。

  可能再过一些年,很多人对地名没有情感了,这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我觉得正在进行中的第二次地名普查,应该注重提升地名的文化含量,提升地名在人们心中情感的因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有一个落脚点,让我们的乡愁有一个落脚点。

  记者:所以,地名更多的价值在于承载当地的文化?

  李辉:是的,传统文化不是虚的。一个特定的区域性文化,对特定区域的凝聚力体现在他的语言、文化、教育,甚至美食,这些东西都是附着在地名上的。就像徽州和徽州文化,不能光谈虚的东西,文化是有虚有实的。要让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知道徽州这个地名是你的故乡,这里的语言是你一生的语言。过去一度“破四旧”,现在都恢复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这就需要靠保护包括地名在内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来推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